首先,必须立足于实践需要,树立清醒的问题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回应时代的呼唤。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社会科学研究者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从而推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应该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唯有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真正做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事实总体出发。所谓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丰富多样、无穷无尽的,而且往往相互冲突,彼此孤立。必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针,从社会事实的整体上、从社会事实的内部联系中把握社会事实总体,以此作为我们观察社会的出发点。反对从孤立的、零散的、偶然的、虚幻的、所谓的“事实”出发。客观真实的情况不能靠举例来说明,孤立的、随意的事例没有意义,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再次,要从整体和联系中把握社会事实总体,就要善于抓住作为矛盾焦点的事实。马克思把作为矛盾焦点的事实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所谓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此类事实能够反映某一社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矛盾。二是所谓最反常、最病态、最不尽情理和最不可理喻的事实,此类事实反映了某一社会的矛盾尖锐化和对抗程度,是其病根所在、问题所在。三是所谓大量出现、且不断增长并具有普遍化趋势的事实,此类事实预示着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是旧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的萌芽。
最后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