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沟通的这12个绊脚石,开始有些不太理解,尤其是对4、7、10、12这几条,难道这样说也不对吗?不是对孩子挺宽容的吗?不是接纳了孩子吗?
晚上的亲子活动时间,问了7岁的小女儿。
当我开始问她:“如果你有次考试考得很不好,比如五六十分,或者不及格,你希望妈妈怎么对你说?”
她考试八九十分是常态,在我的印象中一年级应该都可以拿95分以上,但我看了她们的题目,一年级的题目真有些难,弯弯绕绕,我也真心佩服那些经常考90分以上的孩子,感觉要么是真是学习天赋比较高的,要么就是训练量比较大的。
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概这个问法太宽泛了。她说她没想过。
后来我逐个把这些回复配合着表情,念给她听(没有全部念完),让她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比如念到命令、威胁、批评的时候,她说感觉到妈妈很严厉,自己很害怕,还有伤心,委屈,因为不是所有的错题都是粗心错的,有的题目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念到建议、夸奖、安慰的时候,她说感觉还好。后来,她突然说,妈妈,这样说一次两次还可以,但如果老是这样说,会让我的成绩越来越差,我就会更着急了。
“你还是希望妈妈能真正帮助到你,而不是总安慰你,是吗?”
“嗯,我不想成绩那么差,我还是希望能进步的”
在那个时候,我理解了,我们眼中的“建议、分析、夸奖、安慰、回避”看起来是对孩子宽容,实际上孩子还是会产生沮丧、无力、挫败的感觉,觉得自己越来越差,没有力量,心里会有个声音:“爸爸妈妈也觉得我不行,我就是不行。”长此以往就会失去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最初都是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在班上是突出的。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适用的。最核心的是要与孩子的心在一起。
要“心法”,而不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