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说: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有的人气势汹汹舌灿莲花,却等于什么都没说;有的人从容不迫轻言轻语,却掷地有声如沐春风。
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这些言谈的细节上。
压低声音,贵人风范
我们身边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火车上,有人肆意滑着短视频,声音外放,旁若无人;餐厅里,有人高谈阔论摔酒瓶,吹起牛来一个赛一个起劲儿。说话的音量里,是能看见一个人的灵魂的,能让人感知你是凶恶还是善良,是狠毒还是温柔,是冷漠还是慈悲。
有道是:“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说话咄咄逼人的,往往是外强中*纸老虎,用音量掩盖自己的心虚。
真正有内涵的人,向来都不显山露水,也不擅长高声语,待人说话从来是温文尔雅的,因为自信,所以无需张扬。
好好说话的前提,是控制音量。轻声细语,也能四两拨千斤。
说话平缓,体现修养
《礼记》有言: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思想深邃的人,在开口之前往往会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从而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好印象。
说话缓慢并不是犹豫不决,相反,越是“慢半拍”的言语,往往越有发人深省的哲理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慢,是一种温和、平缓的力量。话到嘴边时,先等上一会儿。
如曾国藩所说:
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
走得太快,便容易跌倒在地;同样,说话太急,便可能招致祸端。
说话缓,不仅能减少言语中的谬误,更能使人变得谨慎、稳重,从而练就出成熟、大气的人格。
适时沉默,彰显格局
朱自清说: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世事浮沉中,谨言慎行,不动声色,适时沉默,才是大智慧。
- 不妄议
《庄子》中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意思是说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对方,更别提随意评价议论别人了。
对于别人的事,不了解,就不要随便议论,更不要妄自下结论,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你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没有扔石头的权力。
- 不说破
与人交往中,说话留余地,看破不说破,并非圆滑世故,而是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让彼此都舒服的处世智慧。
看透,是智慧;不说透,是心胸。
言为心声,会说话的人不仅仅是因为情商高,更是因为心里装着别人。在说与不说之间透露出来的品行教养,体贴细心,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一张嘴,能说话,不代表会说话;说得多,不代表说得对;很多时候,口沫横飞,比不上适时的沉默。
说话很难,拿捏该说什么话还是不说话,更难。
人生在世,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善良,理性开口,适时沉默,把握做人的分寸。
资料 |有书、哲学人生网、南师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