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多年来笔者对《诗经》中的不少篇章,当真是“又爱又恨”。爱什么?爱它的浪漫唯美,爱它不受拘束,爱它的天然纯朴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它的纯朴之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它的浪漫之美;“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它的直白之美。
“恨”它什么?恨它的生僻字太多了,很多时候除了诗句中的千古名句,其它字眼别说读懂,就是念很多人都念不来。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诗经》是先秦文学,每首诗地方特色浓郁。很多诗中有口语化的字句、也有拟声词、复杂的地名,再加上不少通假字,这就让阅读难度变得很大。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一首《诗经》中让笔者又爱又恨的作品。这首流传了2000多年的牛诗,初次读它时只读了前4个字,笔者就打算放弃了。后来坚持着读到最后12个字,却又打心底很服气了,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大家看到这首诗,是否和曾经的笔者一样,觉得有点儿头大?确实,这首诗中出现了大量生僻字,比如“潝潝訿訿”、“靡膴”等。而且还出现了不少通假字,比如“具”通“俱”,“维”通“唯”,“无”通“勿”。就这难度,要想字字读懂,多半是要拿本《辞海》来好好研究一下。而且最让人无语的是,诗的前几个字中,就有不好懂的字。诗的前4个字,“旻天疾威”中的“旻”读“mín”,旻天一般指的是秋天,在这里指苍天,这4个字的意思是苍天太残酷。
但请大家先不要放弃,咱们读一读最后12个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12个字里,共有3个成语,而且都是常用成语,就问大家服不服?成语的诞生并不容易,不是从一开始词写出来就能成为成语的。所谓成语,就是“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可见一个词语被诗人写出来后,要随着大家慢慢的使用,成为定型的词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大家广泛接受,都愿意去用它。这就要求发明的这个词,够生动、够典型、够接地气、够让人记得住。
我们来看看这3个成语,每一个都能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先说“战战兢兢”,“战战”本来是指人发抖时的样子;“兢”是个象形字,一人头上顶着重物,所以自然就要小心谨慎,所以战战兢兢的意思大家也就能理解了。后两句就更是精妙,站在深渊旁边,自然是十分害怕的;“如履薄冰”也是一样,在薄冰上行走,自然也是很谨慎的。这三个成语之所以能如此形象生动,原因就在于诗人有极丰富的生活体验,又有很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如今我们用习惯了,可能会觉得这3个词也不过如此,但要在他人没有发明这种说法前写出来,这就是本事。
了解了这3个成语,很多朋友或许就会问:到底是什么情况,会让诗人一下子用了这么3个形容谨慎紧张的词语?其实这是一首讽喻诗,是为了表达对朝廷及君王的不满而写,作者极有可能是一位贤臣。在前面一大段中,诗人指出了朝廷有不少弊病和陈腐之处。最后这12个字,写的就是大家面对这种朝局时内心的惶恐。
读《诗经》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开始可能觉得读不下去,但咱们要有点儿耐心。有太多的经典典故、成语、俗语等,都是从《诗经》中出来的,这也正是它能成为“四书五经”中“五经”之首的原因之一。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成语“逃之夭夭”是从《诗经》中的哪一篇衍化来的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