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门廊处的这副对联,讲述着社区的过去、现在、未来。
站在这副对联前,社区党委*林丹很是感慨。1972年,她上山下乡回到福州,被当时居委会的老主任看中选进了社区。那时的军门,处处是连片的木板房,社区的办公室板墙上褙满了用来遮风挡雨的旧报纸。那一年,林丹24岁。
如今,军门社区一改往日的破败,旧屋改造后的社区在青瓦、白墙、木檐的映衬下,犹如一座坊巷式园林镶嵌在城市中心,成为具有福州风情的网红打卡地。今年73岁的林丹,依旧躬耕在社区里,快步行走在巷陌中。
明年,就是林丹在社区工作的第50个年头。建党百年之际,这位把大半生都献给社区的全国劳动模范,胸前又多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章——“七一勋章”。
从北京回到社区,林丹依然不愿意放慢走街串巷的步伐。她说:“我现在最怕大家说我年龄大,我怕哪天自己走不动了,就当不了百姓的服务员了。”
鲜花掌声,不如街坊一声“林*”亲
林丹走路的速度很快,可每天上班、回家往返不到20分钟的路程,她却能走上一两个小时。因为社区里有太多人要找她办事,她总耐不住街坊邻居叫她的这一声“林*”。
在“同人助疾”爱的循环辅具回收维修借用服务中心工作的李星,就是常找林丹“管事”的社区居民之一。李星和爱人都是残疾人,早年,夫妻俩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李星下岗的那一年碰上了女儿出生,一家人入不敷出。那时候,林丹主动上门找到他。
李星回忆:“那是2005年,第一次见面时,林*就跟我说:‘我来帮你申请低保。’我感到自己被人惦记着,心里暖暖的。”低保很快就批了下来,从那时起,李星一家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也是从那时开始,家里有点事,李星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林丹。
2012年,李星成了社区的党员,他找林丹不再是为了家里的低保金,而是为了给邻居们修家电,给社区里的残疾居民修轮椅、拐杖。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军门社区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必定有我们的‘小巷总理’。”
军门社区不大,仅有0.16平方公里。但军门社区也很大,常住居民有3500多户1.3万多人。军门社区党委副*谢榕告诉记者:“林丹把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件件当成了自己的大事。”
近半个世纪以来,军门社区里一座座旧房换上了新颜,社区居民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林丹一直守在了这里。她说:“鲜花掌声也好,提拔高薪也罢,都不如街坊的那一声‘林*’来得亲!”
用心“谈”出100%办结率
“上个月大家提的问题,我先一一回复,请大家回去互相转告一下。今天的会呢,大家照例有事说事。”7月10日上午,军门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又传来了林丹沙哑的嗓音。
从小区停车矛盾纠纷到老旧小区景观整治问题,从水表一户一表安装到变电箱迁移……每月10日定期召开的居民恳谈会,是林丹在军门创设的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作为召集人,她会定期邀请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座谈。
制度的源头要从2012年说起。彼时,区里启动了军门社区改造工程,需要拆除居民楼违建的阳台,这件事一度引起了社区居民的强烈不满。为了带头推动景观改造工程,林丹主动请施工队到她家先行动工,并领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给居民做工作。居民的思想通了,曾经破旧的社区才有了如今的新面貌。
从那时起,她就盘算着要在军门社区建立一个让社区居民自由表达诉求、畅所欲言的平台。恳谈会制度应运而生。
“会上谈的都是群众最关切、最急需解决的事,来的都是与事件对口的部门,通过社区搭桥,双方面对面沟通,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东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述奇表示。
林丹每天出门都必定会带上一本工作记录本。大大小小的记录本里,记下了这么多年来恳谈日中社区居民“谈”出来的心声。建立恳谈日制度以来,军门社区共接待了2595人,收集整理群众意见2958条,其中当场解决2887条,及时反映上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有71条,办结率达到100%。
如今走进军门社区,处处充满“智慧”。从可自助报警的灯杆到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从智能垃圾分类箱到智能鼠类监测仪,从停车充电防盗“三合一”的智能充电桩到智能信报箱,社区里的大事小事,都能凭借“智慧”来解决。
虽然社区里有了这些“黑科技”,可林丹却依旧喜欢在社区里的大街小巷穿行。她喜欢到社区里的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和社区老人唠家常,也时常去社区里开设的“4点钟学校”,陪孩子们上课。“我多走一米,党的温度就能多延伸一米。”她说,“我的这一片‘丹心’,不能辜负党,不能辜负百姓。”(工人日报记者 李润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