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吸引了众多弟子。他的智慧和教诲被记录下来,成为了儒家经典《论语》。其中有一个成语《不耻下问》就出自论语。
有一次孔子参加鲁国国君的祖庙祭祖典礼,他向人询问了许多问题,几乎每件事都问到了。尽管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但孔子却认为对于不懂的事情要问个明白,这是知礼的表现。
在孔子时代,魏国有个大夫叫孔禹,他为人耿直、谦虚好学,去世后被授予"文"的谥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认为孔禹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解释说孔禹聪明又勤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所以可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
听了孔子的话后子贡深感有理,从此他像孔子一样刻苦好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耻,形容虚心求教。我们应该保持这种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