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知贤原文,吕氏春秋察今原文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8 22:28:13

掩耳盗钟

《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今译】

范氏, 春秋末期晋国当权的贵族世家之一。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被韩、赵、魏、智四家贵族联合打败,逃往齐国。“范氏之亡”就是指这件事。

春秋末期,晋国贵族范氏灭亡了,大夫范吉射战败逃亡离开了晋国,出逃以后,一天,有个人潜入到范吉射家里,发现了一口大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他想偷偷地把钟背走,但是钟又大又重,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可怎么也背不动,无法背走。

于是他用木椎(敲击东西的器具)把钟砸碎,想砸碎了分几次拿走,刚一砸,钟况然(锽然,钟声)有音,钟“鎤鎤鎤”铿铿锵锵发出宏亮的声响。

响声很大,而且余音缭绕,他担心别人听到声音跑来把钟抢走,恐怕自己被人抓住。于是,他急忙堵上了自己的耳朵,这样他以为别人也同样听不到了。

这个人怕钟声被人听到后,钟被人夺走,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捂住自己的耳朵,恶己自闻之,害怕自己听见,以为自己塞起耳朵就不会让别人听见了,这真是太糊涂、太荒谬了。

【赏析】

做贼心虚的人,才会自作聪明,玩弄自欺欺人的伎俩,其实这样的人是非常愚蠢可笑的。

“掩耳盗钟”虽然他掩住了耳朵听不见声音,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当然会听得到声音,所以他欺骗不了任何人,只是自己在欺骗自己,只能更加暴露自己的愚蠢罢了。

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掩耳盗铃”这一成语,宋元以后,该故事衍化为成语“掩耳盗铃”了。

掩住耳朵偷铃,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讽刺原想欺骗别人,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deceive oneself,自欺欺人的愚蠢行径。self-deception.

“掩耳盗铃”“掩耳盗钟”是做贼心虚、文过饰非、自欺欺人者的生动写照。它说明客观事物不受人们主观感觉左右,人的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