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活动感悟心得体会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8 22:02:03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活动感悟心得体会(1)

  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这本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需要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

  读了此书,让我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有效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有一定理论指导,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既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着眼于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课堂有效教学要求立竿见影,在乎眼前的教学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孩子为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唯有“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批自信、阳光、敢于担当、睿智机敏、热情仁爱的孩子。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必定要时刻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将学生作为一切的焦点。此外,教师要带着丰富的情趣情感走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里,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建了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与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在常态下与学生保持沟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要走近学生,平易近人,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亲密无间。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与学生随意的沟通中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教学强调纪律、秩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太强,“没有意外惊奇”。可是,我们忘了“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家大师拥有丰富的阅历,积累了大量的智慧和人生感悟,站在这样的观景台怎么会感受不到更宽阔的视野?若教师们在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产和人格的塑造,便可使他们理清志向,从而导航他们的人生。现代的教师都会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上,即便能授之以渔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引领学生树立“渔”的思想,即要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渔场、渔业、鱼的世界。学生一旦有了思想,没有知识可以补充知识,没有能力可以锻炼能力;但若没有了思想,已有的知识可以遗失,已有的能力也可以荒废。因此,开启思想,催生智慧是教师工作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能力,一流教师教思想。

  教师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职业。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还要把这些都交给学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用各种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等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我想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身体力行,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才能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始终强调:“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代教书育人楷模于漪也真诚呼吁:“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的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把育人的种子深埋在自己的心田,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育人的诉求;把育人工作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读完此书让我受益良多,以后会继续博览群书,驽马十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