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字:挊?读音是nòng,玩耍、把玩的意思。
“挊”这个字是弄的异体字。但是网络上却因为它的字形,给这个字赋予特别的释义。认为这个字是个污字。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挊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演变过程。
顺便看这个字是不是污,要不然,就容易被网上的一些误解所误导。首先,我们来看看挊这个字的构造。
它由左边的手部和右边的上下两个部分组成。手部表示动作,上下表示方向。
那么,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呢?根据《字汇》(明万历刻本)【挊】同弄,《康熙字典》也记载:挊,俗称弄也,而《说文解字》的“弄”的本义是“玩也”,也就是玩耍、把玩的意思。
从廾持玉,盧貢切。
廾是两只手的象形,持玉表示用手拿着玉器玩耍。
盧貢切是指用来推测音韵的反切法,表示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分别和盧和貢两个字相同。发nòng音。
它的基本字义与“弄”相同:
1、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2、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3、设法取得:弄点钱花。4、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5、耍,炫耀:搔首弄姿。6、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7、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8、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弄”这个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的弄字,写作“手 工”,很明显地表现了它的本义:把玩玉器。
到了西周时期,金文中的弄字发生了一些变化,“工”写作“王”,下面为“廾(gǒng)”,两手作捧物状。
战国文字,就直接与现在的“弄”字相似了,两手牵连状态。到了秦汉时期,小篆中的弄字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面部分又恢复了与金文差不多的两手捧物状。
现代,楷书中的弄字基本沿用了金文中的形式,只是笔画更加规范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