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局事帖》)
《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这要从王安石说起。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一是老师欧阳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与王安石年轻时便交好,但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关系日渐尴尬。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巩主动要求离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写《局事帖》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
这十余年里,回京迟迟无望,曾巩的内心始终被豁达与沉郁两种情绪反复纠缠,此时,他收到一位朋友来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写下的回信。
( 曾巩《局事帖》局部)
这短短124个字的信中,曾巩将长年外放的苦闷直白道来,读来意味深长。
( 曾巩《局事帖》局部)
( 曾巩《局事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