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人物特点分析,狂人日记的人物形象图解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8 11:25:12

《狂人日记》作为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狂人日记》是鲁迅沉寂十年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蕴含着作者在十年间的深切体验与哲思,有着极其深邃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小说的主体部分是一个“迫害狂”病人的十三则日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了“狂人”的内心活动与精神世界。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封建制度与社会的全面批判与深邃思考。

另外,在表现手法上,《狂人日记》是一部象征小说。所谓象征,便是借助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一个抽象的意义。象征小说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小说最终要展现一个象征的、抽象的世界;二是小说故事本身虽然具体可感,但它本身必须是变形的、扭曲的。典型例子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小职员高尔变成甲壳虫的离奇经历,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与人的异化。

狂人日记人物特点分析,狂人日记的人物形象图解(1)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与中华几千年“吃人”本质等描写都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表现手法。如果读者执着于小说的客观现实性就无法到达作者精心构建的象征世界,在“狂人”的表象下领悟“吃人”的本质。本文旨在从象征的表现手法出发,深度解读《狂人日记》的文化内涵与主旨。


狂人与觉醒者的形象转换,荒谬与现实共存的双重世界

小说中的狂人在病理上讲是患被迫害狂症状的精神病者,是现实世界中的不正常者。但在象征小说的世界里,“正常”与“不正常”都是相对的,是用现实世界的运行标准来衡量的。如果读者从小说的现实层面与生活中的常识判断的话,世界是正常的,而狂人是偏执的、不正常的。

狂人日记人物特点分析,狂人日记的人物形象图解(2)

从这个角度来看,狂人是有被害妄想症的、想入非非的疯子。当狂人走在路上时,他便觉得遇到的行人都是要害他的: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在家里时,他便怀疑身边的家人要吃他的肉: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狂人日记人物特点分析,狂人日记的人物形象图解(3)

但如果我们跳出基于现实的价值判断,进入到狂人的内心世界,站到狂人的价值立场,得到的价值判断则截然相反:狂人正常,世界不正常。这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何等奇妙!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说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便不是狂人发病的开始,而是狂人觉醒的标志。而从狂人的价值观来看:医生为他把脉,是在揣一揣肥瘠,他们给他治病是想把他养肥了再*;医生劝他吃药,其实是在暗示他像别人一样“吃人”;

大哥曾经给他讲易子而食的典故、说话时用了食肉寝皮的成语都证明了大哥也曾经并且经常地吃人……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在狂人自成系统的世界里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当读者循着“我怕得有理”的狂人内心世界进入到狂人的逻辑,并用细节暗示和不断出现的杂文式警句的提示与引导下,就会发现狂人看似疯狂的行为背后的逻辑性与合理性。这样,两个相反价值观的世界就进行了翻转,最后就变成了:狂人正常,世界不正常。

狂人日记人物特点分析,狂人日记的人物形象图解(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