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有的两首作品之一,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
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也推崇有加,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首252字的诗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得到古今大师如此一致的美誉?
从无人欣赏到旷世杰作张若虚因写诗的数量特别少,因此在唐宋时期并不著名,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春江花月夜》一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旷世杰作了。
张若虚
自明代以后的唐诗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春江花月夜》在明代以前并没有人真正地重视它,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被归入初唐四杰一类,后随四杰地位的提高,才得到人们的重视。这首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感时伤逝的哲理诗,抒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此诗给以极热情的和高度的评价。他说:“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