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盖伊在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赞叹“在这幅油画前,《最后的晚餐》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列宾和杜甫一样,都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将列宾的画称为“画史”一点也不夸张。
列宾出生在一个屯垦军官家庭,全家人在屯垦地耕作,生活贫困而又艰难。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童年时代的影响,列宾的幼年贫困生活经历,对他个人前期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列宾 自画像
19世纪70年代,列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主主义题材和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他说:现在庄稼汉是鉴定人,因此必须表现他们的的利害关系,由此他创作了极具表现力和震撼力的风俗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完成这幅作品前后花费了将近4年时间,而在创作这幅画之前至少经历了8年时间的沉淀。20岁时他考上了位于圣彼得堡的皇家美术学院,便有机会经常到涅瓦河边写生。偶然的机会,他从很远处看到沙滩上缓慢移动的“黑影”,他很好奇,等走近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群劳苦大众,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纤夫。
列宾名画《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纤夫拉纤的情景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中,成为他挥之不去的记忆,从此萌生了要创作一幅画的念头。直到游览了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之后,他的思想创作成熟了,决定画一幅反映纤夫劳作的画,名字就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他把涅瓦河边的情感移植到了伏尔加河,因为伏尔加河一向被视为俄罗斯人的母亲河,所反映的历史寓意更加深刻。
列宾出生的年代,虽然俄罗斯表面废除了农奴制,但实际上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福音。历史的演变似乎总有一个过程,在中国也同样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制,但实质也没有给底层的劳动人民带来福音。
列宾也是肖像画大师《托尔斯泰》
列宾把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个人体验,融合到了这群贫苦的纤夫身上,纤夫的形象契合了他的创作思想。为了画出这幅作品,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大量的速写、写生和素描,西方古典绘画讲究人物画的原型,通过写生稿绘制出各个角度的人物,等到这个人物在画家的笔下把握成熟后,再将所有人物组合到一起,之后确定整幅画作的素描稿,物体间的明暗关系,然后才是色彩稿和色彩之间的关系,经过最终定稿之后才进入真正的创作阶段。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人物群像画具有十分突出的古典主义绘画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学性的主题,庄重单纯的形式,造型严谨,构图均衡,整组形象具有雕像般的简练与概括,使人产生一种肃穆的美感。
古典主义绘画要求色彩服从于造型,无需过多的表现笔触,而列宾则将色彩与笔触融入画面,达到更加突出情感的画面效果,使整幅作品情感饱满更容易让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