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
在正史里,最早记载曹操事迹的是《三国志》,陈寿对曹操作了这样的评价:「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5]从这里可以看见陈寿对曹操的评价不可谓之不高。而在《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形象的描述可从其用人惜才、待民、个性等方面来得知,兹略举数例,如下:
1.用人惜才方面
(1)荀彧入见曰:「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操不答……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此郭奉孝与吾有同见也。」[6]
(2)曹操既脱华容之难,行至谷口,回顾所随军兵,止有二十七骑。……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7]
(3)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8]
(4)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9]
这里举了4个例子来说明曹操在用人惜才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其中第(1) 、(3)、(4)的例子说明曹操不管在纳用或网罗心仪的文官武将时所作的行为,第(2)的例子则是曹操怀念已故将士的情感表现。关于第1个例子,史书中有所记载:《魏书》曰:「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志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三国志.郭嘉传》注引)。曹操为了用人,网罗天下贤士,故也乐于接受郭嘉的意见。由此可知,一个能在乱世中打天下的人,除了要有高超的交际手腕外,能广纳意见、礼贤下士才是最根本的。
除此之外,在礼遇关羽方面,曹操可说是极其隆重,即使是曹操身边的贴身护卫许褚、典韦也未必有这般待遇。「小宴三日,大宴五日」突显出了曹操对关羽的重视,以当时的情境来说,关羽不过是一位「降将」,在「降汉不降曹」的原则下,曹操爱护之心仍然不曾稍减。不仅小说中叙述如此,史书上亦然:「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三国志.关羽传》)。而对于许攸来降,曹操更是喜上眉梢:《曹瞒传》曰:「公闻攸来,跣足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子远,卿)来,吾事济矣』」(《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至于曹操于华容兵败时忆起郭嘉的早死,其心里仍是非常的在意和难过:「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三国志.郭嘉传》)!从上述这些史书上的记载,都在在地突显出曹操爱才惜才的一面,曹操死里逃生,原本应该开怀大笑、庆幸不已,但是曹操没有,他反而想起昔日曾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郭嘉,可惜郭嘉后来不幸早死,曹操在经历赤壁战败的苦痛后,不禁忆起昔日郭嘉的足智多谋,因而痛哭失声。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把这些部份保留了下来,对于曹操形象塑造方面有正面加分的作用。
2.待民方面
(1) ……操切齿曰:「陶谦纵兵*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10]
(2)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11]
(3)操既定冀州,……乃下令曰:「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一面写表申朝;操自领冀州牧。[12]
在待民方面,在这里举出的3个例子中,第(1)个例子,史书中有所记载,其言:《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补。嵩家以为绍迎,不设备。谦兵至,*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又,韦曜《吴书》曰:「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若把上述两个记载来比较,会发现有些微的不同,《世说》的记载明白地指出曹嵩之死,是因陶谦「密遣」数千骑围捕,可见这是陶谦有意的行为。但在吴曜的《吴书》中,只有提及是陶谦都尉张闿于华、费间*嵩,取走财物且奔走淮南,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这是陶谦指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排除陶谦有私下授意的嫌疑,可是,也不能忽略陶谦有受张闿嫁祸的可能。不过,曹操在父嵩死后,志在复雠(仇)东伐,于兴平元年夏,起兵征伐陶谦,拔城掠地,「所过多所残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曹操为父兴兵,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过于滥*无辜,对于无端遭难的百姓来说,曹操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至于从第(2)、(3)的例子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曹操待民的另一面,这两个例子在文本中的时空背景分别是曹操征讨张绣、袁绍之时,曹操鉴于百姓屡遭战祸,以及农作品收获在即,于是下令手下军士不可扰民,破坏农时,且惨遭兵祸之地则全年尽免租赋。这对当时的百姓而言,无非是举手称贺的好消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同一位曹操,对百姓却有两种态度,可见作者在塑造曹操形象时,用心之深,不言自明。
3.个性方面
(1)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复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13]
(2)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14]
(3)一夜操醉,退入寝所,私问左右曰:「此城中有妓女否?」操之兄子曹安民,知操意,乃密对曰:「昨晚小姪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即绣叔张济之妻也。」操闻言,便令安民领五十甲兵往取之。须臾,取到军中。操见之,果然美丽。……操曰:「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邹氏拜谢。是夜,共宿于帐中。……操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15]
在个性方面,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最常被塑造成三种形象,第一,奸诈;第二,残忍;第三,好色。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奸诈。在奸诈这点,上引第(1)的例子最能说明,关于第(1)个,史*载:<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脶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这里是曹操的第一次亮相,这对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会很容易带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曹操奸诈的一贯性,是与生俱来的,也诱发了读者对曹操厌恶心理。因此,沿着奸诈的轨迹,曹操就只能与忠厚诚实愈来愈远。随着年龄的增加,顽劣的程度则更甚。从装中风欺人达到预期的目的,体现的也正是这种劣性的高度发展。像这样的故事情节,不仅把曹操的奸诈的个性给突显出来,也隐约带给读者对于曹操的一种既定印象。
第二,残忍。以上文所引的第(2)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旦有损于他或他认为会对他不利时,他会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从第(2)个例子可看出曹操因猜疑,为杜绝后患,无情地*害了吕伯奢本人及其家人。这个片段也正是一般读者认定曹操性格为残忍的基础所在。
至于第三,好色。即上文所引的第(3)的例子,以这个例子来说,这段的描写,只是曹操在征讨张绣的那一段情节中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一小段插曲却意外增加了曹操的另一个形象,虽然文字不多,却也体现了曹操个性的另一面。
(二)诸葛孔明
以下将从其文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及志节和通晓数术这两方面来分别述之。
1.智慧及志节方面
(1)孔明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达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16]
(2)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17]
(3)孔明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忽班部中太史谯周出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乃顾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孔明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吾今且驻军马于汉中,观其动静而复行。」谯周苦谏不从。[18]
这个部份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智慧的部份,即上文所引第(1)的例子。第二,志节的部份,即上文所引第(2)、(3)的例子。智慧的部份,第(1)个例子则是有名的「隆中对」,作者一字不漏的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搬引到《三国演义》里。「隆中对」是刘备第三次拜访终于得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分析天下局势所给予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最妥当的做法与建议,这一段话有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即是:连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成果之所以能实现,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蜀、吴两国若能联合,则中原可图,若其中一方打破这个默契,必然开始一步步走向被曹魏各个击破的道路,诸葛亮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当诸葛亮后来入川时曾叮咛关羽说:「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问:『那八个字?』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可惜后来关羽并没有把持住这个原则,不幸蜀、吴交恶失和,也导致了蜀、吴元气大伤而遭到先后被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