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三:笔画忌随意,尽量写出顿笔
平常写字时,或许你会这么写:
但在正式的书写中,一笔一画写出顿挫感尤为重要。同时,尽量将每一个笔画写出轻重,牢记“横细竖粗,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的要领。
技巧四:结构安排,松紧协调,注意细节
对钢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体的好坏直接影响著字的美观。所以要写好钢笔字结体最重要。
练好钢笔字,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比较困难。这是因为我们的字体已定型了。想要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改变结构着实困难,只能在自我原有的结构上注意细节。
而具体的结构把握如下:
(1) 匀称结构:笔画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当,均匀一致。
(字内点画均匀且相称,书写时只需把握好笔画之间的距离关系即能写出好的字来,这样的结构是最容易把握的。)
(2) 平衡结构:左右对称,平衡协调,重心居中。
(此类文字很难写得均匀,但可以在对称上下下功夫,找到各笔画之间的力的平衡关系也能够把字写好,但一定要注意在寻找平衡时适当变化,力避呆板。)
(3) 随形结构:字由高长、矮宽、斜侧等形态,因形而异,不可强求一致。(此类文字形状各不相同,一定要把握好字形特特点因字制宜,写好各字。)
钢楷考试的现状,其实并不乐观。同学们大多对它报以可有可无的态度,有的参加了考试却没有通过,还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考试。在许多人眼里,电子化的印刷字体已经替代了手写,更别提一场看似“无关痛痒”的考试。
智能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比如,写字的魅力。在这样一个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和发达的社会之下,不论是写论文、日常的作业、甚至是上课的笔记,都习惯用电脑字体,在打印店打印出死板而毫无生气的印刷体,而这种潜意识的日常,使我们大多数人越来越懒于动笔,更令我们的书写水平大打折扣,也与一笔一划的方块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渐行渐远。
其实,一场钢楷考试或许只是一份证书,可是这背后映射的书法缺失与对楷书的不重视,着实让人心痛。在敲击键盘的同时,遗漏了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结果便是,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字,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
郭沫若先生早年在1962年给《人民教育》杂志题词中这样说过:“培养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认真而静心地写下每一笔、每一字,这是一种贯通古今的情怀,是一种凝结集中力的充实,亦是追求审美情趣的文化内涵。
趁着大好青春时光,拿一本字帖,静下心,多练练字吧!它是你的一张隐形的名片,提高它的价值,你将受益无穷,努力成为一位心正、字正的华政人吧!挥笔而下时,书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