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国忠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传播的快速性、互动性等特点,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声者。在人们快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一些虚假、片面、低俗的信息也趁机蔓延,严重腐蚀着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面向基层开展理论教育不够。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相对偏低,导致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对政策理解能力不足,所以理论教育更显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力量不够。其次,舆论阵地建设相对滞后。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还有很多不足,虽然报纸、电视等阵地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宣传文化设施还没有完全配套到位。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的虽然有配套设施,但“铁将军”把门,开放时间不多,使用率不高。再次,少数基层党政主要领导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当作一项软指标,虽然在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同综治、禁毒维稳、安全生产等其他工作一样被列入计划,但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经费、人员和制度的落实上得不到保障,宣传委员对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许多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开辟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加强培训。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新问题。要注重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让基层干部充分发挥教育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基层干部和宣传文化队伍素质的提升,带动广大群众素质的提升,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赌博、迷信等不文明行为,树立健康向上、科学创新、勤劳致富的新风尚。
加强投入。在许多乡镇和农村,虽然宣传文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受到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经费、人员以及制度上往往得不到保障。加之财政收入匮乏,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所以,加强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是促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馆、阅读室等设施,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文化阵地建设、人员保障配备、基层文化力量全覆盖。从统筹基层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入手,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建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充实工作力量,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
加强引导。主流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认识,但要使其成为群众内在自律,还需要坚持不懈地提倡和培育,需要做好长期的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要发挥舆论阵地作用,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要发挥优秀党员、先进人物、致富典型等的带动作用,传递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尚;要做好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推广,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密切干群关系;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引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爱党爱国、爱岗敬业、诚信文明等。
(本文系河北省政研会2018年立项课题,课题编号HBSZKT—201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