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常年飘泊在外,早已习惯了春去夏来、柳絮减少的景象。今年,当词人再一次从柳枝前走过时,眼前所见不禁使词人思绪万千:怎么又到了“枝上柳绵吹又少”的时节了?
去年的此景可还在我的心头啊!再回顾四处,芳草也已经郁郁葱葱,绿遍了天涯。时光如此飞逝,又是一年春暮,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忧愁呢?
而这忧愁恰似那绵绵的柳絮,悠悠飘散,不可捉摸。大概人生恰似这飘忽不定,无法把握的柳絮,只是偶尔飘落在青青的野草间,而大自然却是生生不息的。
苏轼仕宦沉浮,对人生的感悟也是深刻的,他将自己的情思寄予在青翠的芳草上。对词人来说,自然的生机也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人与自然,景语与情语也因之融合为一。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今属广东省),一年深秋,让侍女朝云为他歌唱这首《蝶恋花》。朝云正欲歌唱,却情不自禁,泪满衣襟。苏轼不解其意,问她为何落泪。朝云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苏轼会意,笑着说:“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这则故事, 再一次证明了这两句写得多么深婉感人,其中所寓的人事变换和人生况味自是一言难尽。
词人虽然感叹春光不再,但是春夏之交的风光却一样地优美动人,充满生机。词人笔下有满树青青的小杏子;有欢乐活泼的小燕子;有哗哗的绿水绕着人家;也有随风飘荡的柳絮伴着芳草天涯。景物描绘之中,洋溢着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
词人所感叹的是时光的流逝和羁旅的愁思。他欣赏着美好的风光,一边又默默地沉思,一种无法名状的淡淡忧愁始终缠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