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了十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众文人雅士高贤大才在滕王阁中聚会宴饮的宏大场景。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休假之日,相聚良友如云;满座高朋贵友中,有的人不远千里远道而来。
这十六个字中,就包含了王勃独创的两个成语: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今人常用来形容宴会人数之众多身份之尊贵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
其中的“胜”字,颇值得多花些笔墨来探讨一番。
说到“胜”这个字,第一时间浮现于人们脑海中的,常会是“风景名胜”“名胜古迹”“百战百胜”“出奇制胜”“引人入胜”“不胜枚举”“不胜其烦”等词语。
与上述这些寻常用法不同的是,“胜友”这个词在今人生活中并不常用,常用的反倒是“好友”“挚友”等。
我们常说“名胜古迹”,不常说“胜迹”(著名的古迹、遗迹)。孟浩然有诗《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胜友”“胜迹”中的“胜”字,均为形容词,义为优美的、美好的。
类似的还有“胜日”“胜事”“胜景”“胜处”“胜地”“胜况”等。朱熹有《春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王维诗《终南别业》中有诗句:
中岁颇好道,
晩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关于“胜地”,王勃有“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胜地”若再往上升一级的话,可能就是“圣地”“圣城”“神都”了。
作胜过超过讲,有“胜似”“胜却”等。
伟人有词《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秦观有词《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近代文学家楹联学家书画家赵曾望有题镇江宾馆联:
上联: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下联:楼台得月,花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