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风”字流背渠
其次,从艺术角度看“曲水流觞”1、绘画中的兰亭雅集盛会
绘画中出现的兰亭雅集盛会,一般是指“曲水流觞”故事,也是文人画派最为热衷表现的题材。文徵明绘制《兰亭修禊图》,就是文坛佳话“兰亭雅集”。
画面集中反映了王羲之《兰亭序》中记载的景象,亭中三人相对而坐,似乎在探讨诗文,其余的文人坐在河渠两旁,由上游兰亭畔溪水送来的酒觞曲折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取杯饮酒。
全图以春日的山水展开,山势起伏。设色明快优雅,虽然以青绿设色为主基调,但是还加入了淡赭色渲染破石山根,即厚重浓烈又有一丝秀润。山间的林木荫翳,丛竹泛着翠绿色,颇有一番韵味。
画面中的人物神态寥寥数笔就得其神,服饰耷拉在身上,随意的隔河交谈着,其心神悠游于山水之间,散漫自由。
兰亭修禊图
清代俞龄也绘制了《曲水流觞图》,画面中曲折的溪水蜿蜒盘旋在山峦之间,溪水边的文人三五成群,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直接刻画了“兰亭雅集”的盛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潺潺流水之间,可见片片的荷叶,每片荷叶上都放有一盏“羽觞”酒具。这些荷叶上载着“羽觞”,由上游顺流动而下。细看画卷,上游画有亭子,“亭”本义是驿站的意思,魏晋时期变成一种风景建筑,除了能遮风避雨外,还被称为人与自然互融的理想场所。
到中下游段,画面中可看见有一人的面前放了两个酒具,想必是因为作不出诗,被罚酒了,身型东倒西歪,已经是喝得酩酊大醉。
曲水流觞图
2、诗词中的《兰亭集序》
古代朝堂的文人贤士常以流水比喻自己的性情,在功名利禄之外也会有心生闲雅的时刻,这样的闲雅之心,乃是历代文人之追求。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会稽山兰亭,邀请名士谢安等41人参加“曲水流觞”之宴集时随性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此间众人临流觞咏,有26人成诗41首,宴会结束,王羲之挥笔而酒,笔笔潇洒传神,表现出东晋贵族游玩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因此,“曲水流觞”,便成为文人结社、群贤高会、切磋技艺等活动的代指。
王羲之邀请文友数人,于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漂流而下,觞在谁面前停留,谁就即兴赋诗,未能写出的,罚酒三觥。
作为东晋书法文学的标志,直接典型的反映了这一时期贵族阶级新的精神面貌,引起后世读者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