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说,一个孩子的智力与其他孩子拉开距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
阅读应始于胎教,妈妈边抚摸肚子,边柔声朗读,让胎儿感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1岁左右开始亲子阅读,用睡前的20分钟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5岁后,可以尝试教孩子认些字,为独立阅读做准备。
儿子在幼儿园演讲时说:「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妈妈给我读书。」
我听完,心里甜滋滋的。
爱读书的孩子思想更丰富、成熟,不容易陷入偏见和固执中;爱读书的孩子人格独立,见解独到,不容易盲从。
有位朋友,每当他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就去书店转转,一杯咖啡,一本好书,片刻安宁,感觉力量又一点点回到身上。
阅读不仅是一个好习惯,更是孩子洞察内心、感知生活的仪式感。
运动:激发孩子的「体能自尊」
闺蜜的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因为身材瘦小,总是有些胆怯不自信。闺蜜想尽办法鼓励,就是不起效。
有一次,幼儿园玩跳远,儿子竟然得了第一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围观。
从此,儿子不但慢慢开朗活泼起来,跟同学交往也积极主动了。
闺蜜问我原因,我说:「恭喜,孩子的体能自尊被激发了!」
孩子证明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起了在群体中的自尊和自信,这就是运动的魅力!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
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提升智力发展!
孩子的思维能力、自控力、耐力、竞争力、合作力也随之提高。
西方学校把体育运动视为精英教育,英国专家指出,对于1.5-5岁的孩子,要求每天运动或者活动至少3个小时,就是因为发现了运动的秘密作用。
如果允许,可以让孩子从小坚持一种单项运动或团体运动。
放学后不要急着让他埋头写作业,可以跳绳、打羽毛球、拍球等,尽情地活动、宣泄,不仅能释放压力,还有助于长高,预防近视等。
作家村上春树说:
正是几十年的长跑塑造了现在的我。运动中产生的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肉眼无法看到,但心灵可以感觉到。
别让我们的孩子做闷在室内的「塑料儿童」,让他们尽情流汗吧!
做家务: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亲戚家有个男孩,从小娇惯,什么活都不干。上大学第一天,他就打电话求救:「不会套被罩!」
不仅如此,他连袜子也不会洗,穿脏一双就买一双。放假回家,总是拎回一大包脏衣服要妈妈洗……
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做家务,怕烫着、碰着、累着,也怕做不好,给自己添麻烦。
「你只管学习,其他都不用管」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教不出好孩子,还特别容易让孩子丧失责任心。
哈佛大学用20年做跟踪,发现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还能说做家务对孩子不重要吗?
儿子3岁起,我就让他试着做家务。
洗碗够不着,他就踩个小板凳;洗的菜里经常还有泥土、枯叶,我们也不责怪。
现在,倒垃圾、擦地、洗袜子、炒青菜,在他眼里都是「小菜一碟」。他还经常说:「妈妈你歇着,我来!」
每当有人夸奖,儿子也喜滋滋的,那种欢喜让我也骄傲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