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直接对比2009年到2018年的数据,纸媒从09年的26%下降到18年的7%,而互联网从09年的13%上升到18年的51%,而互联网也正好占据人们51%的时间。
我们之所以说广告是互联网最大的商业模式,是因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说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等等,他们几乎都是以广告为生。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基本上都被几大巨头所瓜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巨头的市场份额会如此之大?
当然是巨头们占据大部分的用户时长,从课程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占据中国互联网超过70%的用户时长。
那么互联网广告和传统广告到底有什么区别?
第一,互联网广告改变广告市场的结构;
第二,互联网广告从技术上和产品上改变广告实现的逻辑。
互联网给广告带来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广告主更加丰富。
如果我问——央视一个月有多少个广告主?奥美一个月能服务多少个广告主?超级碗一届能播出多少个广告?答案是:非常的少。
然后我们再来看Facebook一个月有多少个广告主?谷歌一年有多少个广告主?百度一个季度又有多少个广告主?
这个答案会多得超出你的想象——
Facebook根据他的财报,2017年有超过五百万个月活跃广告主;
谷歌有多少它没有透露过,但是仅仅在2018年,谷歌就屏蔽掉72.3万个违规账户。
百度根据它的财报,2018年q4的广告主有52.9万之多。
然后我们再来看我们如果到央视去打一个广告,从开始到结束要多长时间,这肯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到快手,微博和抖音去投放一个广告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一分钟,我们在手机上选择广告内容,广告定向,并且立即支付,很轻松就完成一次广告投放。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广告能够做到这样呢?
二、微观部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广告逻辑的微观部分。
很多人在投放互联网广告的时候都会面临着很多的疑惑——
比如说互联网广告的投放真的是太复杂,有没有一些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我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全面的提升广告投放的回报率?
接下来我就通过一个案例引发的六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互联网广告运行的微观逻辑,以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投放互联网广告。
大家可以看到课程中的这张图,我们从一条普通的微信朋友圈广告说起,这是我在朋友圈收到一条刘涛给伊利做的广告。
这样的广告我们每天都会看见,但是广告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只是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其实还有更多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它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OK,我们来看一下冰山底下到底有什么,我提出六个问题;
- 是微信会收集哪些信息来投放广告?
- 是为什么你看到的是这个广告而不是其他广告?
- 这个广告的投放和传统广告的投放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头像是刘涛,这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为什么微信我们每天只能看到两到三条广告,而微博、头条,每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
- 广告下边的点赞和评论对广告而言到底又意味着什么?
这六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分成两类,前面三个是和技术相关,后面三个和产品相关,而每一个问题他都会对应一个关键词,这六个关键词分别是——数据、竞价、自动化、原生广告、频次控制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