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不陌生这首诗,它写于中秋团聚时,却字字满是离愁情,而且这首诗还成为了后来悲惨经历的语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任密州后的一个中秋,苏轼兄弟二人相会,苏辙写下《水调歌头》,当时王安石的新党失势,苏辙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只身一人带着进呈皇帝的重要奏章匆忙出发了。苏轼就在密州为弟弟送行,一句“举杯消愁愁更愁”,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一个月以后,苏轼又写下一词《画堂春》: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这首词的上片,苏轼追溯五年前和弟弟苏辙一起游陈州的场景。那年苏轼被外放到杭州通判,他去杭州上任时途径陈州,而苏辙就在陈州任职。
兄弟二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经常去陈州柳湖划船,到傍晚时分才回去。湖面就像镜子一样平静,看着夕阳静静地映在水中,兄弟俩边走边聊,一路上谈论着家事,国事以及各自未来的前途。
咱们再看文章开头的《阳关曲》,本来是一首诗《彭城观月诗》,用《阳关曲》唱出来却成了词。主要表写了苏轼兄弟二人再次相聚的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