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2 16:10:36

一、

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进行7年,但对于欧洲来说,才刚刚走到战争与和平的分水岭上。

那年3月,纳粹德国的军队进入奥地利。

奥地利人和德国人都属于日耳曼民族,面对纳粹德国的攻势,奥地利人非但没有奋起抵抗,反而纷纷涌上街头,欢迎德军接他们回家。

原本希特勒的想法是,让奥地利成为德国的卫星国,但当他亲眼看到奥地利人的热情,感觉盛情难却,便决定将奥地利并入德国。

他站在维亚纳的英雄广场发表演说:“我们不是暴君,而是解放者。”

围观的群众掌声雷动,希特勒的声望达到新高峰。

随后德军镇压了反对派,逮捕7000多名奥地利的异见人士,并把他们关押在维也纳西北部的集中营里。

对于希特勒的扩张行为,不论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还是苏联和美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静默,并未出手阻止。

半年后,受到各国默许和纵容的希特勒,把扩张目标对准捷克斯洛伐克。

因为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有300万德意志人。根据“民族自治”的原则,这些德意志人有权利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也可以保护同胞的名义,迎接流落国外的游子回归祖国。

面对德国的领土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无奈,便向英法寻求帮助。

因为签订的外交条约规定,如果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爆发战争,英法必须按照约定,帮助捷克斯洛伐克抵御德国。

但问题是,英法不想卷入战争。

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内阁成员商议一整天,都没有想出对策,便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解。张伯伦给希特勒发电报,要求见面商议,争取和平解决。

经过三次面谈,张伯伦和希特勒达成一致。

希特勒保证,苏台德地区是他对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同意,把苏台德地区转让给德国,以求希特勒能息事宁人。

9月29日,德国领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在慕尼黑召开首脑会议,正式签订协议,把苏台德地区转让给德国,而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首脑人物,却没有资格出席会议,只能等待四大强国的裁决。

他们签订的文件被称为《慕尼黑协定》,代表“绥靖政策”的顶峰。

推动《慕尼黑协定》的张伯伦,毫不怀疑这份文件的有效性,刚飞回伦敦,张伯伦便向迎接他的人们说,我带回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听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迎接永久和平的到来。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绥靖政策就*了。

所有人都期望的和平并没有到来,迎接他们的只有战火和*戮、飞机和坦克、诡诈和牺牲、卫国和投降。

世界大战的记忆,深深刻在那一代人的骨子里,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这篇文章不准备聊“二战”的具体事件,而是把目光放在“二战”爆发的前夕,看看那些人为什么做出后人难以理解的抉择,那些国家到底有怎样的诉求和苦衷。

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知道了“二战”的前因后果。

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1)

二、

英国首相张伯伦以“绥靖政策”闻名。

当他签订《慕尼黑协定》飞回伦敦,向人们宣扬和平的时候,他是真的相信,自己给英国带回了和平,那些欢呼的人们也相信,未来是和平的世界。

因为绥靖与和平,不是张伯伦的个人选择,而是英国人民的共识。

“一战”结束以后,英国做为统治世界百年的日不落帝国,国力严重下滑。

在经济方面,英国的煤产量从1913年的2.87亿吨,减少到1918年的2.27亿吨。生铁产量从1千万吨减少到908万吨,造船业的总吨位从120万吨,跌落到77.2万吨。

在金融方面,“一战”前英国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战后欠了美国50亿美元,沦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

除此之外,1914年的英国货币流通量是3300万英镑,为了应付战争的巨额开销,1920年的货币流通量便暴增到3.5亿英镑。

货币暴增但生产力下滑,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于是1920年的英国物价是1914年的225%。

英国人民的日子基本没法过了。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是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由于农业减产,英国成为其他国家的剩余粮食倾销地,而工人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1930年英国失业人数已占工人总数的16.8%,1932年更是达到25.5%。

在人口方面,英国在“一战”中损失93万人,占男性壮丁的50%,以至于一度出现女多男少的人口环境。

惨痛的人口死亡和经济恶化,让英国人民开始反思:

“可怕的战争大屠*,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我们讨厌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时间进入1936年,英国的一家社会机构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英国人不愿意参加战争。

这说明英国的反战民意,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任何政党和政治家想要执政,都必须向“反战与和平”靠拢,否则就得不到选票。

于是“一战”的创伤产生了反战民意,民意通过选票影响了政府,政府顺应民意,最终出现避战求和的绥靖政策。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谓天意,其实就是民意。

最重要的是,英国政府没有参加战争的诉求。

即便受“一战”影响,英国的国力下滑严重,但美国和苏联尚未成长起来,法国和德国在欧洲互相制衡,英国依然是世界帝国。

国家和个人一样,站在食物链最顶端以后,唯一的诉求便是固化,什么都不需要改变,维持现状即可。因为一旦发生任何改变,对他们来说,都有跌落顶端的风险。

一句话,谁都别来挑战我,这样挺好。

所以“一战”和“二战”期间的英国,对内镇压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维持英伦三岛和殖民地的经济内循环健康运转,对外推行绥靖政策,避免爆发战争改变现状。

即便战争一定会爆发,也要尽量祸水东引,让布尔什维克和纳粹打起来,英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明白这样的时代背景,是不是可以理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了?

很多人都以为,英国首相就是国家的操盘手,一举一动都能改变国家的走向,其实张伯伦也只是时代的囚徒罢了。

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2)

三、

法国和英国一样,有着同样的困境。

在长达四年的“一战”中,法国动员了795万名青年男性参战,但战死131万、伤427万、其中150万人落下终生残疾,相当于整整一代法国青年都葬送在“一战”的炮火里。

巨大的人口牺牲,也让法国爆发“反战与和平”的社会潮流,他们厌恶流血的战争,渴望永久的和平,为了这样的诉求,法国人甚至进行自我催眠:

“相信普遍的繁荣、社会正义、人类平等的和平时期,即将开始。”

不管别人信不信,起码法国人是信了。

战后的法国人不再压抑个性,开始追求享乐。

爵士音乐充斥在大街小巷,电影院和剧院里座无虚席,咖啡馆里坐满高谈阔论的市民,巴黎街道的高档珠宝店里,摆放着闪耀的珠宝和钻石,前来购物的人们车水马龙。

战争犹如一场短暂的激情,结束之后便是无尽的空虚,法国人为了弥补空虚而肆意放纵,像是末日狂欢。

而在人们狂欢的背后,却是直线衰落的法国。

自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一战”时期依然如此,直到1926年,法国的工业人口才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这样的经济比例,完全不匹配法国的国际地位。

就在这些占国民经济一半的工业里,工厂的机械设备平均使用年限,已经达到25年,可以说大半个法国都是老工业基地,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1931年,受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法国有118家银行*,大量企业工厂*,迎来真正的大萧条,此后一年时间,法国的工业产量下降70%。

到了签订《慕尼黑协定》的1938年,法国工业倒退回1911年的水平,生产总值只有德国的37%。

这样的经济水平,让法国强硬起来对抗德国,确实有难度。

而且经济衰落导致军工衰落。

30年代后期的法国,每月只能生产坦克19辆,导致服役坦克只有200多辆,还是做为步兵的辅助工具使用,而德国用强劲的工业生产大量坦克,已经做为主力兵种使用,在谋划闪电战了。

法国每月生产飞机50—70架,同时期的德国能生产1000架,仅仅是数量上的对比,法国也被虐的体无完肤,失去制空权是很正常的。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法国基本没有实力独自迎战德国,只能在军事上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阻挡德国的兵锋,在外交上寄希望于绥靖政策,拖延战争爆发的时间,能苟一日是一日。

所以法国总理达拉第签订《慕尼黑协定》回到巴黎,还担心因为抛弃盟国,导致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结果却和张伯伦一样,刚下飞机便受到法国人民的夹道欢迎。

不是法国想低调,实在是实力不允许。

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3)

四、

相比英国和法国的退让,德国则是咄咄逼人。

早在“一战”前,德国对战争的呼声便很高。

1895年,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议员哈赛写了一本书——《1950年的大德国和中欧》,他在书里鼓吹战争,希望吞并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并且把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遣送出境,建立起包括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的大德意志帝国。

5年后,英国裔的德国作家休斯顿·张伯伦走红,他宣扬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并且在这种基础上,创立了一套种族主义理论。

休斯顿·张伯伦的著作发表之后,先后有两位读者给他写了激情澎湃的感谢信,其中一个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另一个就是美术生出身的希特勒。

这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都成为种族主义和大德意志的拥趸,说明德国用战争扩张生存空间,已经成为德国人民的共识,是刻在德国骨子里的基因。

为了扩张生存空间,德国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投入大量经费来建设海军,准备和英国在海洋争锋,二是修建了柏林—巴格达铁路。

这是一条联通欧洲和中东的陆地交通线,可以把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中东地区的原材料、石油、粮食产地和市场联系起来,整合中东欧和西亚的陆地资源,并且将德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和印度洋。

面对这条铁路,后来出任英国首相的亚瑟·贝尔福曾说:

“如果我们不赶在德国人修建更多的运输系统,并夺走我们的贸易之前向德国宣战,那英国将犯下严重的错误。”

由于英国的阻挠,巴格达铁路的终点站到底建在哪里,始终没有确定。

就在双方扯皮不定的时候,“一战”爆发,德国的精力转向欧洲战场,对延伸国际影响力的铁路线,自然没有太大的投入。

战争结束以后,德国做为战败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德国失去十分之一的人口,13%的领土,包括工业重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而为了肢解崛起的德国,战胜国划出一条“波兰走廊”,表面上是让刚独立的波兰得到出海口,其实是为了把东普鲁士和其他德国领土隔开。

此外有600万讲德语的人口,被战胜国留在奥地利,虽然他们认为加入德国是最好的出路,但没有人在乎战败国人民的想法,坚决不允许奥地利和德国合并。

毕竟,失败者是没有人权的。

在这种强度的制裁面前,德国陆军缩减到10万人、海军缩减到1.5万人,都是小意思罢了。

对于坚信“大国崛起”的德国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

他们普遍感到迷茫和悲愤,有个“一战”期间持反战立场的德国人,在战败后看到占领军的暴行后感叹:“我渐渐感觉到法国兵枪托的存在,又变得爱国了。”

这就是祖国强大时感觉不完美,当祖国衰落时,才体会到强大的祖国有多么可贵。

而“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属于典型的弱势政府,14年间共诞生了20个内阁,每届内阁平均执政239天,不到8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弱势政府,自然没有能力稳定战后的混乱局面,导致长达14年的时间里,德国一盘散沙,别说恢复帝国荣耀了,连自保都做不到。

内忧外患的环境,让一批又一批的德国新青年成为民族主义者,尤其是近百万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他们在教育和工作的双重催化下,更坚定了自己的民族主义信仰。

也就是说,复仇和崛起是德国新青年的共识。

他们最终成为纳粹党的拥趸,成为希特勒的信徒。他们在万字旗下宣誓,要为德国的生存空间而战,要为德意志的荣耀而战。

德国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执导过一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她用镜头拍摄了如林的手臂、整齐的方阵、激情的工人、以及声嘶力竭的呐喊。

一切都在宣示,这就是德国的力量。

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4)

五、

签订《慕尼黑协定》的英法崇尚绥靖政策,而《慕尼黑协定》以外的苏联和美国,也在对法西斯进行绥靖。

对野心勃勃的日本,苏联从来没有作战的诉求,起码不准备亲自冲在第一线。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以后,苏联以为日本进攻中国东北,就是继续北上进攻苏联的前奏,于是想方设法避免和日本开战,甚至面对日本怀疑苏联援助中国抗日的问题,苏联也正式声明:

“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对交战双方不提供任何支持。”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也说,苏联不想和日本发生冲突,只要求日本尊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商业利益。

到了1935年,苏联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以1.4亿日元的低价,把苏联段的中东铁路卖给日本,让日本彻底占领东北,再无南下侵华的后顾之忧。

其实苏联对日本的绥靖,和英法对德国的绥靖一样,都是用弱国的主权和领土做筹码,换取自己的暂时和平。

虽然苏联在中国抗战期间,提供贷款和物资帮助中国抗战,但苏联本质上是希望中国拖住日本,不要让日本转移兵锋,北上进攻苏联。

情是情、利是利,这两层关系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害怕苏联的共产主义思想,所以美国对日绥靖,其实是鼓励日本发动战争,在占领中国东北以后继续进攻苏联,最好在东北亚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如果日本能削弱苏联,那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苏联削弱日本,美国也可以趁日本虚弱的机会,在政治经济上控制日本,而且在苏日作战期间,美国还能向交战双方卖武器,趁机大发一笔战争财。

不管怎么算,美国都不亏。

于是在1931年,美国卖给日本价值14万美元的枪炮弹药、600万美元的工业装备、700万美元的钢铁、1600万美元的石油。

那意思就是,干吧,我们举双手支持你。

除此之外,英法也公开支持日本,鼓励日本北上攻苏。“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英国给日本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法国借给日本8亿法郎的贷款。

英法苏美对日本的绥靖,焦点在于“南下”还是“北上”,而对于德国的绥靖,焦点在于“西进”还是“东征。”

在德国崛起以前,欧洲大陆的主角始终是法国和俄国,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平衡的“均势原则”,也主要是在法俄之间展开。

法国强便联俄,俄国强便助法,法俄之间不允许任何一国独大。

等到德国崛起以后,欧洲大陆的双簧戏变成三国*,局面更加纷繁复杂。

“一战”结束的时候,德国成为战败国,地位一落千丈,法国做为战胜国则有了更高的话语权,而俄国成了苏维埃国家,被欧洲国家排斥在“列强大家庭”之外。

这样一来,欧洲大陆便是法国一家独大,国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怎么办呢?

英国和美国的对策就是,扶持德国,制衡法国和苏联。

于是在英美的干涉下,德国避免了被彻底肢解的命运,保留了一定规模的实力,这可以看成是绥靖政策的开端。

随着法国和苏联逐渐恢复国力,被《凡尔赛和约》束缚的德国,在制衡法苏方面,便显得力不从心。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1924年,美国启动“道威斯计划”,要求将1320亿德国马克的战争赔款,降到370亿德国马克,同时向德国企业提供326亿马克贷款,让德国工业恢复实力。有了美国的输血,短短5年后,德国便恢复了欧洲最先进的工业体系。

希特勒上台以后,美国华尔街的资本继续输血,想让德国雄壮起来,堵住苏联西进的道路,如果可能的话,希特勒最好挥兵东征消灭苏联。

在美国的眼中,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只是一把趁手的工具。

1933年,荷兰出现一本书,详细记录了希特勒和美国资本的交易记录,包括洛克菲勒、JP摩根、亨利·福特等著名资本家,都向希特勒提供了巨额资助。

这本书出来不久便被查封,但事实证明,书里讲的都是事实。

据后来的资料披露,美孚石油向德国法本转移2000多项专利技术,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曾给德国盖世太保捐款,杜邦公司把橡胶和飞机技术卖给德国,亨利·福特由于提供技术和投资20亿美元,被授予铁十字勋章。

正是雄厚的美国资本,催化了德国雄霸欧洲的野心,也强化了德国人民复仇和崛起的共识。

做为对美国绥靖德国的回应,苏联的斯大林除了增加筹码绥靖德国以外,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于是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以后,斯大林不仅没有谴责德国,反而要求苏联谦虚谨慎,别卷入英美法和德国的冲突。

1939年5月,亲德的莫洛托夫取代亲西方的李维诺夫,出任外交人民委员,经过一系列谈判,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约定共同瓜分波兰。

你们不是要祸水东引么,那我就祸水西推,看谁的手段更高明?

同年9月,德国和苏联先后出兵波兰,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战果。

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此爆发,世界进入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世界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5)

六、

我们现在回看“二战”前夜,有时候会感觉,很多事情不能理解。

比如张伯伦为什么坚持脑残的绥靖政策,斯大林会和希特勒谈笑风生,美国为什么和日本眉来眼去等等。

德国和日本明明是法西斯侵略者,那些正义的国家,怎么不能明辨是非呢?

其实当你抛开表象,真正了解各国的处境和诉求,这些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从来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从来没有绝对的妥协,也没有绝对的进攻。

这些世人看到的脸谱,都是随着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

不到最后一刻揭晓答案,谁又能知道,那些让人如沐春风的笑脸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算计?那些激昂或落寞的身影下面,有着怎样的无奈?

世事如风,从来没有固定的方向,走到哪,就是哪。

这些变幻莫测的人和事,交织在一起,便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战图。所有的血和泪、悲和喜、爱和恨,都在这幅世界战图里沉浮,永无休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