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出生于江西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是杨芾的儿子。1135年,杨万里八岁丧母,从此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广泛阅读经史子集等书籍。
1150年,杨万里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1154年,杨万里再次参加礼部试,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参军。1156年,杨万里拜刘才邵为师,开始学习江西诗派的诗风。
1162年,杨万里决意摒弃江西诗派的艰深蹇涩,转而学习唐人的绝句风格,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1164年,杨万里的父亲杨芾去世。1179年至1184年,杨万里任职广东,在惠州、潮州等地写下了许多描写南方风光和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
1185年至1193年,杨万里历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秘书监等职务,在朝廷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批评。
1194年至1206年,杨万里辞官归乡,在吉水县闲居乡里,继续写作诗歌,并与陆游等友好往来。
1206年6月15日,杨万里去世,享年80岁。
第一首《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晴明风日是指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雨干时是指雨后的晴天,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草满花堤是倒装的说法,即花草满堤,形容堤岸上的植物生长茂盛,色彩斑斓。水满溪是指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显得清澈活泼。这句用对偶的手法,把晴天和雨水,草地和小溪相对照,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写诗人所遇到的人物。童子是指儿童或未成年的男子,这里指牧童。柳阴是指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眠正着是指睡得正香,没有被任何事物打扰。一牛吃过柳阴西是指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这首诗以桑茶坑道中为题,写了诗人在春日里行走于田间小路时所见所感。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思想来渲染诗意,而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诗人以平实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以淡泊的心境感受生活的美好。这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恬静舒适的感觉。
第二首《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这句描述了小雨的轻柔和持久,雨虽然不大,但也不会停止,给人一种恬静和安逸的感觉。诗人用了两个反复的词语“细细”和“疏疏”,增加了韵律和节奏,也表现了对小雨的喜爱和赞美。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小雨比作一个妒忌的女子,故意用雨珠遮住了诗人眼前的远山,让他看不清楚。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热爱和渴望,又揭示了小雨给山景增添了一层神秘和美丽的色彩,让人有所期待和想象。
这首诗是杨万里的典型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写,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诗中没有使用任何修饰语,只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把小雨和山景的互动描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首《初秋行圃·其四》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落日的感慨。落日看似无情地离去,却又最有情地催促万树上的蝉发出婉转的鸣唱,为夏日画上一个美丽的句点。这里的落日和蝉鸣都是初秋的景物,也是诗人的心境写照。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这句话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蝉鸣的追寻和失落。听着蝉鸣近在咫尺,却无法找到它们的踪迹,一旦找到它们的旁边,却又没有了声音。这里的蝉鸣象征着夏日的欢乐和生命的短暂,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以落日和蝉鸣为主题,写出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情思。诗人运用对比和反复等手法,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自然之中,表达了对夏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中语言简洁而富有音乐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四首《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诗人午睡醒来,看到松树的阴影下长着一片小小的草苔,有些想要看书,但又觉得懒惰不愿意翻开。这里用了“一架半弓”来形容草苔的面积,既显示了诗人的细致观察,又增加了诗意。诗人的心境是闲适而慵懒的,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也没有什么*要求。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诗人无聊中随手捧起清泉水去浇芭蕉叶子,结果引起了儿童们的注意,他们以为是下雨了。这里用了“戏掬”来表达诗人的随意和玩闹,用了“误认”来表达儿童们的好奇和惊讶。诗人的行为是无心而有趣的,儿童们的反应是天真而可爱的。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初夏午睡醒来后的闲居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儿童欢乐相伴的生活态度。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刻的思想,只有平淡而真实的感受。诗人以自己为中心,将周围的景物和声音都融入到自己的情绪中,形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这首诗是杨万里“小景无限”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第五首《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稻云不雨不多黄”,以“稻云”形容稻田茂盛,但因为缺少雨水,稻子不能成熟,只有少数变黄。这句暗示了农民的辛苦劳作和收成的不确定性。
“荞麦空花早着霜”,以“空花”形容荞麦没有结果实,只开了花就遭到了霜冻的打击。这句表现了农民的无奈和悲哀。
“已分忍饥度残岁”,以“已分”表示农民已经预料到今年要忍受饥饿,以“残岁”表示年末的困难时期。这句揭示了农民的艰难处境和坚强意志。
“更堪岁里闰添长”,以“更堪”表示更加难以忍受,以“闰添长”表示今年还多了一个月,延长了农民的苦难。
这首诗以稻田和荞麦为例,写出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展现了农民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忍耐。诗人用深刻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悯惜和敬重。这首诗是一首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总结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自然为最大特点,他的诗歌没有华丽的修辞和繁琐的辞藻,而是以自然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他的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朴素的美感。他的诗歌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生命力,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表现出一种清新淡雅、婉约细腻、含蓄深邃的情感。
杨万里的诗歌创造了“诚斋体”,他的诗歌摒弃了江西诗派的艰深蹇涩,转而学习唐人的绝句风格,形成了一种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独特风格。
杨万里是一位博学多才、敢言直谏、情感真挚、风格独特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