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链接:
【第二部分】链接:
【第三部分】链接:
【第四部分】链接:
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公文写作技能大赛“百篇好公文”(经验材料类)
民政卫生“联姻”,“医养融合”暖心
江苏省南京市探索“医养融合”经验
(以下为第五部分内容)
长期以来医疗和养老是两大独立运行的体系,不同的体制机制及运作模式,形成了两大体系符合各自实际的运作路径,但这两大路径放到一起运作时,却发现了护理分级不统一、服务内涵不一致、考核标准不衔接、收费评价不相同、管理培训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老人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转介,即使在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内部的平滑转介都成问题,要实现两大体系之间的无缝转介其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医养融合”,必将打破惯性思维,自我革新,深化养老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医养一体化”。
【评析】经验材料要靠事实说话。如果掌握的素材不充分,写起来就很费劲。那么如何才能占有素材呢?
一是“走”。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调研。调研不是走马观花,更不能脚踩西瓜皮,需要制定详细方案计划,明确调研主题是什么?调研方式有哪些?甚至要细致到要去哪儿?看什么?问什么?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一手新鲜的素材。
二是“坐”。就是静下心,坐下来,分析调研数据。分析过程既是一个总结提炼材料主题的过程,又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确保淘到的是“金子”,而非“沙子”,影响经验材料质量。
三是“思”。就是要认真思考,过滤调研数据杂质,将“金子”再提纯。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练就火眼金睛,掌握透过现象见本质技巧,能够从平凡现象中举一反三,总结归纳出具有推广性、指导性、借鉴性的有效数据与经验。
比如,导语部分提出“发现了护理分级不统一、服务内涵不一致、考核标准不衔接、收费评价不相同、管理培训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五不”是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协作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五不”问题分布范围广、涉及环节多,由此可推断这些问题并非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深入调研后的结果,像这样靠事实说话的经验材料,必然是作者在广泛占有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这样的观点必然会让读者点赞。
回到材料本身,导语部分提出“五不”问题,按照写作常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套路来看,意味着后面内容将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这也决定了下文的逻辑关系,要么是并列,要么是递进,事实证明下文采用的就是并列的逻辑关系。
一是强化职责。市、区、社区(机构)的民政、卫生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在“医养融合”推进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义务,履行的责任,以及要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限。
二是分头考核。市民政局每年将“医养融合”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压力传导,责任到人,并列入年度蓝皮书逐月进行通报,将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市卫生局也列入对区卫生局考核目标,确保“医养融合”任务,按照时序进度,顺利完成。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绩效奖励、评先评奖挂钩,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扩大融合。目前的医养融合探索才刚起步,下一步,民政、卫生部门将在政策、服务、标准、人员、制度、培训、技术、评估、信息和监管等10个方面进一步融合,以真正实现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上的融合,使这项造福老人的“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工程得以持久、有效,达到共赢效果。
【评析】导语部分提出“五不”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虽然没有一一对应,但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了回应,前后一问一答,有呼有应,逻辑严谨,行文顺畅,阅读效果很好。分析以上三条措施,材料构思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强化职责”,对双方职责进一步明确,确保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有人干;其次“分头考核”,根据职责分工实施考核奖罚,促进职责落实到点到位;最后是扩大融合范围,促进“医养”深度融合。前两条措施与标题前半部分“打破路径依赖”相对应,着重于阐述如何打破路径,冲破体系障碍;最后一条措施与标题后半部分“推进体系融合”相对应,着重从10个方面阐述进一步融合范围的方向与展望。总体而言,这部分从写作手法上并无多少创新,只是围绕主题简单地阐述具体做法,让材料整体结构简洁,逻辑清晰,阅读非常轻松。
南京“医养融合”助推机构养老,取得初步成效,假以时日,“医养融合”对接渗透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梦”更加值得期待。
【评析】经验类材料结尾常用以下五种模式:
1、概括式结尾。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对全文进行概要阐述,帮助读者回顾要点。这就好比学校老师上完课后 ,对学生说:“现在跟着老师回顾一下本堂课内容”,然后列出一二三四,对课堂内容进行撮要总结。
2、展望式结尾。面向未来,用发展创新的思维,为读者勾绘一幅美好画卷,带给读者期许与希望。例如,假以时日,“医养融合”对接渗透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梦”更加值得期待。
3、表态式结尾。就是向上级或群众表决心表承诺。撰写表态式结尾时,心态尽量表现得谦虚些,姿态尽量放得低些,表决心通常围绕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保持奋进态势,实现宏大目标展开,向上级展现良好精神状态与政治觉悟。例如,当又一个春天来临,外交部文体协会也迎来了新的注册季。外交部工会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指导、合理引导,继续探索、努力把握机关文体协会工作的规律性,服务党建、服务群众、服务和谐机关建设、服务外交中心工作,努力把文体协会建设成又一个“外交官的家”!
4、表扬式结尾。在结尾部分以众多荣誉或收获来收尾。这种结尾既是对经验做法或先进事迹人物的肯定,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典型激励,让进步者学有方向、做有榜样、追有目标。例如,三年来,我们深入细致的工作促进了支部服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赢得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认可,支部15人被评为先进个人或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连续3年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5、启示式结尾。这种结尾较常规性收尾方式有新意得多。因为启示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深度认知,内容比较接地气,更易被受众接受,又是对普遍观点的升华,具有启发性创新性,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启示可以分成几点,也可以归纳为简短几句话,无论文字长短,关键在于能为读者带来醍醐灌顶的启发,给人以满满的收获。例如,实践表明,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工作大有可为,有些做法看似传统,但确见实效。“正能量”工作法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会不断激荡、积聚形成更大的正能量,增添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新的活力,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当然,也有些材料是没有结尾部分的,直接从正文处结束。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要回应主题,体现主题,强化主题,这一宗旨恒古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