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说要让孩子每天阅读多少,或者说写多少字,更多的是一种方式方法,而不是内容。
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这个时间观念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从早上起床开始,养成固定的起床时间,起床后洗漱、吃饭等动作,不要拖沓。很多孩子从起床来始就很困难,然后起来以后磨磨蹭蹭,明明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上学前的事,结果到最后到时匆匆忙忙,卡占有到校。
除了早上起床、上学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放学,因为从放学到睡觉还有很长时间,这段时间怎么安排,多少时间用来玩耍,多少时间用来完成当天作业、第二天的预习;多少时间用来拓展,如阅读等。最后就是睡觉时间,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前上床睡觉,不能熬得太晚。
其实是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二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好动,做事情没有办法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 不会专心,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看动画片却能长时间保持专注)。所以要不断地告诉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所有的心思都要放在作业上,可以提前上厕所,桌旁放好水。要告诉孩子,专心做事,能够提高效率,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要让孩子将这种专心带到课堂上去。
再次是要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以陪同,但是尽量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按照孩子自己的思路,做错的不要紧,等孩子完成后,再将做错的题拿出来给孩子讲解(低年级的作业相信很多家长还是能搞定的)。避免孩子过多地使用辅助工具,比如手机、计算器等。
最后就是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很多家长习惯给孩子安排其他内容,如果时间允许,在保证孩子足够的休息与娱乐时间外,还是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内容,但是不宜过多。可安排适当的阅读,包括学校推荐的一些课外书,以及英语单词等。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好成绩的基础,而学习习惯并不是说要求孩子每天要完成多少内容,更多是一种行为习惯,包括思维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