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动荡年代。不仅战火连绵,生死离别,更有礼教尘封,门阀森严。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子嗣的姓名都格外讲究,寓意深远。据说当时有两个固定的取名公式,一是根据出生顺序,用"伯、仲、叔、季、幼"这些字眼;二是取一些气质高雅的字,如"文、元、公、子、德"。看似简单的姓名背后,却隐藏着家族渊源、门阀身份和期望寓意。好了,那么在三国时期,这些显赫一时的名门之后,又是如何给子嗣取名的呢?跟着我们一起去探究这个有趣的话题吧!
哇靠,三国时期的人可真会生啊!曹操一家就生了九个儿子,全家小子们人手一个"子"字辈的名字。长子曹丕叫"子桓",二儿子曹彰叫"子文",...一直数到小儿子曹纯"子和"。看来老曹家是把"子"字当成家族祖传的取名定式了。不过也有例外,曹家的女婿夏侯楙就叫"子林",虽然跟家里一帮"子"字扯不上关系,但起码也是出自"子"字辈。
相比之下,刘备这边就清淡多了。赵云"子龙"、关羽"云长"、诸葛亮"孔明"这几个谁都熟,其他的就挺普通了。不过糜芷"子仲"、糜竺"子方"父子两个人倒是雷打不动地从了"子"字辈的门规。王平"子均"、秦宓"子敕"也都是主流的取名方式。
孙权那帮小伙伴就有意思多了。鲁肃"子敬"、张昭"子布"、张纮"子纲",...好家伙,除了这几个比较朴实点的"子字辈",还真就冒出一帮古里古怪的名堂来。朱据干脆直接叫"子范"了,濮阳兴更作"子元",步骘竟然叫啥"子山"...你说名字取得有点别出心裁,不太符合主流审美,未尝不可;但要我说,大有点为了取"子"字而取"子"字的嫌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