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提到,三国那会儿还流行一种取名法,就是取用文雅的字眼,比如"文""元""公""德"之类。乐进"文谦"、曹休"文烈"当真是恭维有加;而魏延"文长"、徐庶"元直"之名,则透着一股沉稳大气的味道。刘备叫自己儿子刘永"公寿",也是寄望他的儿子保佑汉家江山永绵不断吧。想必刘老儿对儿子还是有点期望的嘛。
和"德"字扯上关系的家伙就更多了。应该说"德"字是三国时期取名较为常见的一个字眼。比如杨修"德祖"、蔡瑁"德珪"这些都是出身名门的大户人家。再比如李恢"德昂"、金祎"德伟"这些虽资质平庸,但都是尽忠于主一生的可敬之人。再比如司马徽"德操"、程普"德谋",直白点说,就是取这名字叫他们好自为之嘛。
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归根结底,古人给子嗣起名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体现出自己家族的身份地位,二是寄托自己对儿子的期望。不过话说回来,你以为上面提到的那些名人,当年他们的父母给他们起这样的名字,真的就一定期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一方骠骑、英雄人物吗?哪怕是个普通百姓人家,给儿子起个好名字,不也是希望他将来扬眉吐气、光耀门楣吗?当然了,三国年代英雄辈出,取名就自然跟随时代大潮,大量冒出一些高大上、极具气概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人们给子嗣起名还是挺有讲究的。"伯仲叔季幼"或"文元公子德",这两个取名公式几乎成了主流定式。无论出身显贵还是卑微,无论家世渊源还是平凡无奇,在选用字辞上,人们总是能寄托对子嗣的殷切期望。姓名不仅是身份的印记,更承载着父辈的理想和憧憬。历史虽已远去,但三国人给子嗣起名时的认真与用心,不啻是对可贵传统的一种最好诠释。展望未来,或许我们在给子女起名时,也该多一些对生活的期许和憧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