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月色如钩。
凌晨两点,站完一班夜哨,第74集团军某旅场站警卫调整连二班班长王建回到宿舍。如平常无数个夜晚一样,他轻手轻脚巡查了一遍排房。雨后微凉,他悄悄帮3名战士盖好蹬掉的毛巾被,调小风扇风速后,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铺位上。
“新兵集训队嗷嗷叫的‘小老虎’,为啥到了自己手里就蔫了?”此刻,排房里鼾声一片,王建却没有丝毫睡意,新兵梁子东的种种表现,一次次冲击着他的带兵理念和习惯。
在连队官兵印象里,王建心细如发、体贴入微,是位责任心很强的好班长。他不仅带出了连队半数骨干和训练尖子,所在班连续2年登顶连队“龙虎榜”,成为训练流动红旗常驻班。
一开始,看到花名册上关于新兵梁子东的介绍,王建曾喜不自禁:梁子东入伍前不仅上过武校,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业余健身教练,入伍没几天就有了“单杠小王子”的美誉,3000米跑还跑进过11分以内。这下,班里又多了一员“猛将”!王建喜上眉梢。
都说“尖子兵”不好带,王建却有引以为傲的“三字秘诀”——“融”“跟”“抓”,这套方法是他当新兵时班长教给他的,他用了这么多年屡试不爽。
从梁子东下连第一天起,王建不仅利用开饭、休息等时机,快速“融”进梁子东的生活圈子,还经常给他提些建议,纠正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他不仅为梁子东制订了详细的成长计划,训练时严格要求,还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抓训练,给他补习薄弱课目。
然而,这次王建的招法却不灵了。一段时间下来,梁子东不仅训练成绩下滑,平时上课、劳动也无精打采。仔细观察后,王建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其他班长带队训练时,梁子东训练挺积极;一到自己带队训练,梁子东却像换了个人,训练总是往后躲。
“我们班长啊,哪儿都好,就是啥都管着我,简直像个妈!”这天晚点名后,王建正在洗漱房边洗衣服,突然听到旁边的浴室里传来梁子东的声音,“我就是不习惯。”
听到这句话,王建先是一惊,而后心中五味杂陈:原来自己做的一切,人家根本不买账!他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次日午后,王建怀着真诚的态度,把梁子东拉到一边,把自己想重点培养他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王建的苦心打动了梁子东,让他敞开了心扉,“我来军营就是为了体验部队的酸甜苦辣,更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梁子东接着说,王建对他事无巨细的关心,在无形中束缚住了他的手脚;一个个看似完美的成长计划,反而让他觉得“压力山大”……比如,每次跑完3000米,王建总是会拉着他再冲个400米,虽说自己身体底子好、吃得消,但难免肌肉酸痛,反而影响第二天的训练质量。
“梁子东个性要强、渴望独立,自己‘保姆式’‘家长式’的管理,看似认真负责,实际上影响了他的军营体验,限制了他自主思考和成长。”经过深刻反思,王建决定改变多年以来形成的带兵习惯,主动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上,他还是会经常关心梁子东,但在训练和管理中,除了适时传授经验方法,大部分时间都放手让他自由发挥。
自从打开心结、少了束缚,梁子东又恢复了往日活泼开朗的状态,训练成绩节节攀升,还多次打破连队纪录。今年8月,该连受领某体能课目示范任务,王建主动推荐梁子东担任负责人。两个星期的时间,梁子东不仅刻苦钻研训练,还经常请教王建经验技巧,顺利攻下一个个难关。
分享带兵经验时,王建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新时代带兵人,要结合不同战士的性格、心理、身体、成长环境等因素探索带兵方法。适度‘放手’,有时也是一种更深切的爱。”
微议录
带兵要学会因时而变
■曾 勇
当经验丰富的老班长遇上颇有个性的新兵,煞费苦心的关心爱护这个带兵“法宝”为啥失灵了?其实,不是老班长的带兵方法不对,而是传统的带兵理念与新时代战士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冲撞。新时代爱兵管兵的前提,必须是懂兵知兵,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带出好兵。
踏着强军的节拍,大量心怀理想抱负、拥有一技之长的青年涌入军营,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鲜明,渴望体验打仗滋味,在军营建功立业。如果带兵人的“知兵雷达”捕捉不到这些战士的“心灵电波”,关爱的“及时细雨”润不到这些战士的“思想心田”,那么带兵人和他们之间的沟壑将很难用前者无私的付出来填平,也很难带出有本事、有灵性的好兵。
新时代的带兵人不仅要根据新时代士兵的素质、爱好和个性差异,耐心搞好帮带,让他们感到军营如家般温暖,更要不拘成法、大胆创新,因人而异灵活培养,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带兵方式,帮助战士们提高军政素质、争做精武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