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来纪念邮票
如何安排华罗庚,成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当时的清华大学,是中国顶级学府之一。进来的人都是学有所成,留洋归来的博士,或者是深孚众望、著作等身的名士。就连助理员的资格,准入门槛也很严格。
华罗庚以初中生资格登大学讲坛,岂不是要让人笑话?
所以熊庆来起初只给华罗庚争取到了一个助理员的身份,工作就是整理图书资料,收发文件,代领文具,绘制图表,通知开会等杂务。
虽说只是小小的助理员,但熊庆来却对华罗庚格外器重,他特别把华罗庚的办公室安排在隔壁,有时候解不出来题,喊一嗓子:“华先生,你来一下,看看这个题怎样解呀…”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华先生”不简单。
助理员的时间相对自由,清华的藏书也是汗牛充栋,这给华罗庚提供了极好的自学条件。这段时间,他的论文也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到达清华大学一年半之后,他的才能已被大家认识。清华为此特别开了一个会,讨论是否提拔华罗庚为助教。
助理员是职工系统,助教是教员系统。如此跨界调动,在清华从未有过。
在会上,赞成提拔和不赞成的人各执一词,最终还是叶企孙拍板,清华出了华罗庚是一件好事,不要被资格所限定。
叶企孙
1935年,清华大学再次破格提拔华罗庚为教员。
第二年,清华保送他到英国剑桥留学。但是华罗庚不愿读博士学位,而是选择以访问者身份入读。因为做访问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直到现在,华罗庚拥有的唯一的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剑桥的两年,华罗庚写出了二十篇论文,其中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国际上命名为“华氏定理”,中国人写的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者寥寥无几,华罗庚每年能够发表那么多文章,一下声名鹊起。
从英国回国后,未经讲师、副教授的流程,华罗庚被直接提为正教授。
从一个杂货铺的小伙计,到金坛中学的教员,再到中国顶级学府的教授,华罗庚的个人成就实在是璀璨夺目。
在西南联大,华罗庚和陈省身、许宝騄并称“数学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