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开文章第一眼,“译作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风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一对联就瞬间闯入脑海,并不记得在哪里读到,只是震撼心灵。
初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印象不可谓不深刻,多年之后,再读却是感受诚可谓热烈。早在1934年,鲁迅先生痛惜清政府的“闭关主义”,痛骂“鸦片战争”以后的各种“送去主义”,深感文艺也好、科技也好,各方面都需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呼吁要做“勇敢、有辨别”的“拿来主义”。
有一种人习惯于购买清水房,从来不买二手房,虽然二手房也在大量交易。推开门不是不喜欢地砖的颜色,就是不喜欢装修的风格,总之是无法忍受到处都是旧主人的气味;这里也不卫生,哪里也脏的没法看,尽管自己住上去也许比不上这样,还是一样的嫌弃。其实不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重新粉刷墙壁,做一次彻底的清洁则是很有必要的,再摆上自己的家具,铺上自己的床单,哪里还有旧主人的影子,住上一个月之后,就全是自家人的精气神了。阳台里挂满洗好了的带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味的各色衣物,厨房里飘着浓浓的饭菜香,也许还有一只小猫咪在客厅里悠闲地漫步,不正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到今天,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部分国民层面的拿来主义却早已经不是先生所迫切期待的样子了,论文的抄袭,西方不良习气的照搬,享乐主义的泛滥,都缺少了太多的先生谆谆教导的“有辨别”。辨别力、判断力在网络信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是人们必备的能力,如不具有辨别力和判断力则后果无法想象。百家讲坛的“于丹现象”、“江歌遇害”事件、疫情之下湖北的“方方日记”等等,太多的网络热点事件都有不同的声音,每一种观点都有几篇文章读上去是那么的合理合情,如果没有一定的辨别力就没办法找到文章中的谬论、就看不出观点里的反逻辑,最后很可能无所适从,更有甚者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种观点就妄下结论、参与争吵谩骂,浪费时间精力还不是严重的,最让人担忧的是把毒鸡汤奉为圭臬、形成错误的是非标准、养成妄下断言颠倒黑白的习惯,以至于逐渐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争吵谩骂多是建立在我们并未亲历事实的基础上,而不了解情况恰恰是最没有发言权的。
培养青少年的辨别力、判断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万万不可忽视。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