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在不少人眼中,高考结束意味着“解放”,可对于还要经历查分、报志愿、等待录取等诸多事情的学生而言,“后高考时光”要面对的心理考验并不亚于考前。考生如何度过“后高考时光”?本报特邀三位校长支招。
科学规划促大学中学有效衔接
刘国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特级校长
高考落下帷幕,同学们开始享受闲暇而自由的“后高考时光”,有的选择“躺”,有的继续“卷”,有的选择自律,有的信马由缰。高考虽已交卷,但人生长卷才刚刚铺就,重新规划航线,准备扬帆启航,才是理性的选择。
一是深度反思,提高自我认知。反思,是人生成功的法宝。反思高中学习生活,提高自我认知,为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提供借鉴。反思品德修养,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担当等,到自我、他我、自己与社会等关系建构,全面梳理,深度剖析。反思生活习惯,聚焦卫生习惯、锻炼习惯、劳动习惯、网络管理和自主管理等,为固化良好习惯、改变不良习惯提供参考。反思学习力,结合高考成绩,系统分析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把高中三年学习材料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建立教材、书籍、笔记、日记、成果证书、发表论文等个人成长档案,为青春留下注脚。同时,可以跟父母来一场畅快谈心,优化亲子关系,促进自我反思。
二是科学计划,丰富暑期生活。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后高考时光”计划,设计全新生活模式,让丰富生活为闲暇时光添色。计划要体现劳逸结合,突出实践性、体验性、丰富性。可参加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企业兼职等活动,学会交往、感受自然、体验职业、了解社会;可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电影院等,丰富学习形式,开阔视野;可学习运动技能,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更多锻炼项目,强健体魄,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可加强劳动体验,积极参与并承担家务劳动,练就独立生活本领,学会烹饪等技能;可学习驾照、艺术、编程、人工智能等,丰富学习内容。同时,做到不无序作息、不抽烟喝酒、不沉迷网络、不暴饮暴食,做到自主自律,彻底告别不良习惯,确保暑期安全、健康。
三是读懂大学,主动规划未来。读懂大学,是志愿填报的基础;作好生涯规划,是健康成长的指南针。读懂大学,为开启大学生活作好思想预备,实现中学与大学的提前衔接。大学之“大”,在于它相对自由,在于它拥有一群“大先生”,在于它有一节节大课堂,在于它有一个个大社团,还在于它有一间间大图书馆,让你能够徜徉其中。
读懂大学,为人生规划作好充分准备。你通过咨询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了解大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志愿填报作好准备。大学选择,要树立“大生涯”观,跳出专业看未来,站在未来职业、人生理想高度,做到“三结合”:个人意向与专业建议相结合、高考分数与大学录取数据相结合、兴趣特长与贡献社会相结合。
平和心态迎接人生新篇章
卢青青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
高考结束意味着高三学生迈入新的成长阶段,高考成绩发布以及随之而来的专业及学校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确立等重大人生决策,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次严峻的心理考验。如何以平和的心态迎接人生的新篇章呢?
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绩。高考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分数,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断地复盘自己考试的情境、答题的状况,预估分数。实际上,高校录取线与每年高考试题难易、高考人数多少、高考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相关,预估分数其实并无实际意义。因此,官方发布高考成绩、各批次录取线之前,不建议学生核算自己的分数,更不要陷于分数的纠结之中,徒增烦恼。从人生的长河来看,高考不是分水岭,而是下一个起跳板,无论上什么大学,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坚持梦想,成就更好的自己,一定会通向成功的彼岸。
以积极的行动规划未来。从高考结束至进入大学前的“后高考时光”,学生将面临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及专业的重要决策,积极规划未来,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深造,对学生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此时要把关注点转移到对未来发展的谋划上。在填报志愿前,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势,考虑行业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通过研读招生简章、查阅招生网站、现场咨询、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相关的专业和学校信息,选择适合自己选考方案的专业和学校,按照超常、正常和失常发挥制订三套填报志愿方案。分数出来后,要综合考虑自己分数与录取分数线的匹配状况,特别注意专业限制问题,做到认真、细致、谨慎地对待志愿填报,避免失误造成遗憾。
以充实的精神提升素养。高考结束后,考生可能会出现无所事事、无聊空虚等心理失衡问题。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在这段大把的空闲时间里,学生可以捡起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多做一些户外活动,阅读名著,品味经典,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让学生从高考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平顺转换到生活充实精神充盈的状态,并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以健康的方式确保安全。“后高考时光”,学生总体上处于自由放松状态,在进入缺少约束的环境下,自主管理、行为自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在生活方式上,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饮食有度,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外出活动要注意交通安全、场所安全、行为安全、气候安全等;面对焦虑、迷茫等情绪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如有不适,可以向家人、朋友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寻求帮助和支持。
调整状态度过“后高考时光”
何石明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正高级教师
高考的分数高也好,成绩不理想也罢,考后的关键是如何让人生的下一步更加精彩,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后高考时光”里,祝愿考生跨越心理关,避免出现以下两种心态,迈上新的人生路。
第一种不良心态是过度放纵、不再进取。
有些考生以为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高考结束意味着从此“解放”了,有大学上了,不再受管束了,可以纵情四海,如通宵上网、打游戏、频繁参加同学聚会、K歌等。这种放纵的心态是有害的,如果持续下去,考好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有些考生由于考前过度紧张,太重视高考分数,认为高考成功就是人生成功,能进入不错的大学,十分自豪,就大功告成,而不再有更长远人生规划,不去预设更远大的理想,不再努力上进。这自然是有害的。
当然,考后适当放松是人之常情。青年人健康娱乐、合理交往、外出旅行、重拾健康的爱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能因为一次考得不错而放纵自己,游玩过度。高考结束后,考生真正成为进入更自主的自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继续保持拼搏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收获更大的人生价值和更有意义的生活。
第二种不良心态是自我否定、陷入迷茫。
有的考生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自己预期,背负上心理包袱,情绪低落,一个人闷闷不乐,觉得前途渺茫,甚至自我否定。
这些考生由于长期要求和期待自己必须考出好成绩,不辜负家长和教师,考后不接受结果,后悔,沮丧,长时间走不出来。其实,高考只是人生一部分,失利了也没关系,要勇于克服内心的焦躁,排除阻碍,适时调整目标,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可能产生的挫折,摆脱困扰和自卑心理,待调整好心态后,再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一层层加以剖析,并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要告诉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一切结果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激励自己不轻言放弃,勇敢面对更辽阔而不可限量的未来。
家庭是考生温暖的港湾,家长要接受现实,让孩子把焦虑倾诉出来,理解并鼓励孩子,想办法来帮助孩子消除心理问题;可以重新规划大学,将来继续深造等,积极调整自己,考虑学一门新技术、恢复一项兴趣爱好,比如驾驶、烹调、运动、健身、旅行等。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失利的考生要尽早放下焦虑,坦然接受现实,告别过往,与自己达成和解,重启更灿烂的人生。
在人生纷繁多彩的旷野中,高考只是一个节点,古往今来,没有人会因一场考试而赢得所有或者输掉一生。不管高考的结果如何,失利了,接受自己的平庸而不绝望,愈挫愈勇;考好了,不因为一点成绩就妄自尊大,继续向前。高考只意味着人生一次重大的再出发,理性而乐观,务实而进取,只要一直向前,更美好的下一程就会等待着你。
策划:张晓震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