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最值得称赞,一个豆荚里的5粒豆告诉了我们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7-13 22:18:41

安徒生《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

这个故事发表于1853年,那年安徒生48岁。这故事有不同的中译本。我以为,它是一个讲信仰、命运与价值的故事。此处分析的文本摘自《安徒生童话》,任溶溶先生译。下文边读边解,共18个小点。

从前有五颗豌豆住在一个豆荚里,它们是绿的,豆荚也是绿的,因此它们相信整个世界也一定是绿的,它们得到这个结论十分自然。【1、视角。触发点。《小马过河》。微童话《扁扁的》。】豆荚长大,这些豌豆也长大,它们按照自己的位置坐成一排。【2、物性。】太阳在外面照着,晒暖了豆荚,雨水把它洗得干净透明;大白天温暖舒适,夜里黑沉沉,就跟平时一样;豌豆们坐在那里越长越大,老坐着想事情就变得更有脑筋,因为它们觉得它们一定有什么别的事可以干干。

“我们就这样永远坐着吗?”一颗豌豆问。“坐这么久我们不会受不了吗?我觉得外面一定有些什么事,我觉得可以肯定是这样。”

【3、人物行动起来,故事就会发生。生活也是这么个道理,变则通。“节外生枝”。】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这些豌豆变黄了,豆荚也变黄了。

“我想是整个世界变黄了!”它们说——也许它们是对的。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被狠狠一拉;它被摘下后握在人的手里,接着它和其他饱满的豆荚一起落进了一件外衣的口袋。

“现在我们就要被打开了。”一颗豌豆说——这正是它们大家希望的。

【4、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表演,附身,身临其境。陌生化,换个角度描述。——如果是摘豆荚的人会怎么描述这个过程呢?——我们都是摘豆荚的人,不是豆荚里的豌豆,怎么才能把豌豆的感觉写真实呢?】

“我很想知道,我们当中谁旅行得最远,”五颗豌豆中最小的一颗说,“这个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

“要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的。”最大的一颗豌豆说。

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最值得称赞,一个豆荚里的5粒豆告诉了我们什么(1)

豆荚爆开时“毕剥”一声,五颗豌豆就滚到了明亮的阳光中。它们躺在一个孩子的手里。是个小男孩紧紧握住它们,说它们给他的射豆枪当子弹用正好。他马上装上一颗,把它射出去了。

【5、豆子当子弹,源于生活的经验。我小时候用棕树子作子弹。6、豌豆没有腿。子弹,让它们去到各个地方有了可能。故事便由此“一生多”而开枝散叶了,为下文豌豆出现了各个地方作了铺垫。所以,设计这一个环节对故事的发展是很关键的。】

“如今我在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这颗豌豆说,“你有本领就来抓住我吧。”它一下子就飞掉了。

“我,”第二颗豌豆说,“要一直飞到太阳上去,那是谁都看到的一个豆荚,正好适合我。”它飞走了。

【7、太阳像豆荚。想象,好比喻。】

“我们到哪里就在哪里睡觉,”接下来两颗豌豆说,“不过我们还是先得向前滚一下。”它们真的落到了地板上,在进射豆枪以前滚了一阵,尽管如此,还是装进了射豆枪。“我们要比其他豌豆飞得远。”它们说。

【8、详略与主角。以上4颗豌豆的去处都是简单的。下面这个颗,才是主角。人物刻画,各豌豆的性格也不一样。】

“要发生的事总会发生的,”最后一颗豌豆从射豆枪里射出去时说,它说话间飞到顶楼窗下一块旧木板上,落到一个几乎满是青苔和软泥的小裂缝里。青苔在它周围闭拢,它待在那里真像一个囚徒,但是上帝并没有不看到它。

【9、抑扬。像一个囚徒,多不好啊!但,这也可以说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要发生的事总会发生的。”它心里说。

这小顶楼里住着一个贫穷的女人,她出去打扫炉子、劈木柴和干诸如此类的苦活儿,因为她强壮又勤劳。对,她一直这么贫穷,家里躺着她唯一的女儿。她发育不全,很孱弱,终年卧床,看上去不死不活的。

【10、加入新角色。贫穷的女人和她的女儿。】

“她要到她的小姐姐那里去了。”那女人说。“我生过两个孩子,养活两个可不容易;但是好心的上帝帮了我的忙,接走了其中一个,把她抚养。现在我很高兴保留着留给我的另一个,但是我想两姐妹不能分开,我生病的这一个很快也要到天上她姐姐那里去了。【11、这个说法有意思。】”但是这生病的女孩依然活着,整天安静耐心地躺着,而她的母亲离家去干活。

春天到了,一天大清早,阳光明亮地照进小窗子,把阳光投到房间地板上。正当母亲要出去干活的时候,生病的女孩盯着窗子最下面一块窗玻璃看,说:“妈妈,在窗子上朝里面探头探脑的那绿色小东西会是什么呢?它在风里晃来晃去的。”

母亲走到窗口,把窗子打开一点。“噢!”她说。“真有那么一颗小豌豆,它生了根,长出了绿叶子。它怎么会钻进这裂缝的呢?现在好了,这里有了一个小花园给你散散心啦。”于是生病女孩的床移到窗口,这样她就能看到那发芽的植物;母亲干活去了。

【12、豌豆与小女孩的生命开始交织成长。】

“妈妈,我相信我会好的,”生病的女孩在晚上说,“今天太阳照进来又亮又温暖,小豆长得那么好;我也会好起来的,那就又可以到外面温暖的阳光里去了。”

“愿上帝保佑!”母亲说,但是她不相信会能这样。不过,这既给了她的孩子这么美好的求生希望,她于是用一根小棍子把那绿色植物支起来,这样它就不会被风吹断了;她又在窗台上拴一根细绳子,把它牵到窗框的上端,好让这颗豆的卷须绕着它向上爬。卷须是爬上去了,真可以看到这颗豌豆一天一天在长大。

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最值得称赞,一个豆荚里的5粒豆告诉了我们什么(2)

豌豆花

“现在这里真的要有一朵花了。”有一天母亲说,如今她终于开始希望她生病的女儿会当真好起来。她想起这孩子这些日子说话更加快活,最近几天早晨,她在床上已经坐了起来,用闪亮的眼睛去看她那只有一颗豌豆的小花园。一个星期以后,这一直卧床不起的孩子能坐上整整一个钟头了,靠近打开的窗子,在温暖的阳光中感到十分快乐,而外面长着那颗小豌豆,在它上面,一朵粉红色的豌豆花已经盛开。小姑娘弯下身子去轻轻地吻那些细嫩花瓣。这一天对她来说像是一个节日。

“是我们的天父亲自种了这颗豌豆,让它生长,让它枝繁叶茂,把快乐带给你,把希望带给我,我幸运的孩子。”快活的母亲说,她对着这朵花微笑,就像它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但是其他几颗豌豆又怎么样了呢?飞到广阔世界去,说“你有本领就来抓住我吧”的那颗豌【A】豆落到一座房子屋顶的水槽里,在一只鸽子的嗉囊里结束了它的旅行。【13、“上帝”也是一条线。用典。在另外一版译文中,这句是这样译的:“它落到屋顶的水笕里去了,在一个鸽子的嗉囊里躺下来,正如约拿躺在鲸鱼肚中一样。”这里用到一个典故。有典故,应该更符合安徒生原意。】那两颗【B】懒豌豆也只走了那么远,因为它们也被鸽子吃掉了,不过它们到底还是派了点用处。但是第四颗【C】,那要到达太阳的一颗,落到了一个污水池里,在污水里躺了许多天,许多星期,直到涨得挺大挺大的。

“我胖得够棒的,”这颗豌豆说,“我想我最后会胖得爆开;我想一颗豌豆顶多也只能做到这样;在我们那豆荚里的五颗豌豆当中,数我最了不起了。”污水池赞成它的看法。

【14、哲理。同样的豌豆,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价值。每一段木头里都有一尊佛,关键是雕不雕。——有时候,命运也不同琢磨。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开始谁晓得这五颗豌豆会到哪里呢?有射豆枪的小男孩不就是豌豆们的上帝吗?——小小豌豆,也有大大能量。给了小女孩生命的力量。】

但是那小姑娘站在打开的顶楼窗口,眼睛闪亮,脸蛋透出健康的红润面色,在豌豆花上合起瘦削的双手,感谢上帝所做的一切。

【15、母题。这小姑娘的故事,与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有相似性。生命需要有一个寄托,或是一种发现,或是一种暗示。母题是故事的情节单元,像砖头,可以搭在不同的建筑中。】

“我,”污水池说,“将保护我的那颗豌豆。”

【16、污水池的这句话,应该是有深意的。是什么呢?——这样想吧。一个豆荚里有多少颗豌豆呢?安徒生为什么写五颗?我以为,就像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一样,有长有短。即使同根生,也有不同际遇。——这是一个在自然时间上展开叙述的五颗豌豆的命运故事。生活百态,梦想(如:飞到太阳上去)未必实现,逆境(像一个囚徒)可翻转,保护(污水池说,将保护我的那颗豌豆)可能是灾难。有一双手控制着,不需背,也不需喜,“感谢上帝所做的一切”。——由此,可以问一个问题:安徒生信上帝吗?信!他是虔诚的。——从写作上说,最后这句话,分量很重,不让第五颗豌豆占据太多分量,而是将读者视线拉回来,一起看到五颗豌豆。信仰影响写作。】

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最值得称赞,一个豆荚里的5粒豆告诉了我们什么(3)

附1《微童话》

一颗刚买来的蚕豆被主人放在桌子上,它看到自己的身子,绿绿的,扁扁的。主人把一个盒子放在它身子旁边,盒子的形状和蚕豆一样,也是扁扁的。主人出去了,把门开了一个小缝。蚕豆前面被袋子裹着,很想看看外面怎么样。于是跳到地上,跳到了门缝前。门缝窄窄的,他看到柜台扁扁的,桌子扁扁的,椅子扁扁的……就连主人也扁扁的!蚕豆心想:既然那么多东西是扁扁的,那么世界万物肯定和我一样,都是扁扁的。(采荷三小401王睿)

附2

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关于这个小故事,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17、记忆与触发点。写作需要记忆,脑袋里有存货。这些存货在触发点的作用下变形。18、以小见大。小豌豆写出人的大世界。】

附3

据希伯莱人的神话,希伯莱的预言家约拿因为不听上帝的话,乘船逃遁,上帝因此吹起大风。船上的人把约拿抛到海里以求免于翻船之祸。约拿被大鱼所吞,在鱼腹中待了三天三夜。事见《圣经·旧约·约拿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