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7-19 12:06:09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1)

在口味刁钻的诗词爱好者眼里,能拿到台面上来探讨一番,值得大家说个子丑寅卯的中国古典诗歌,不是屈原的《离*》,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是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似乎只有这些“长篇巨作”才能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真正魅力。

然而,百花齐放才是春!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里,怎么能只有雍容华贵的牡丹呢?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一片姹紫嫣红!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朵小小的花朵也在悄然绽放。它形制短小,只有短短20字,然而言浅意深,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令人感动不已。它就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苔》。

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2)

苔 袁枚 (清)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仓山居士,清朝乾嘉时期著名的性灵派代表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一生著作颇多,佳作不少,例如《随园诗话》《子不语》《峡江寺飞泉亭记》等等。这首《苔》因其短小直白,常常被人们忽视,沉寂了很多年。然而在几百年后,这首诗却被一位在贵州山区支教的老师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火了,一夜之间感动了无数人。

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3)

当然,有人说:人们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这位老师在山区支教的可贵精神,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的魅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的魅力也是无法阻挡的。否则的话,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它为何还会被人们记起?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首小诗。

作为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作可以说是灿如繁星,数不胜数。这首《苔》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就像我们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一样;其次,中国诗歌历来以意境取胜,讲究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这首小诗在意境上似乎是过于直白简单了。然而,直白简单不等不美。该直的时候直,该委婉的时候委婉,也不失为一种自然美。

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4)

诗的题目是《苔》,何谓“苔”?自然界中不通过的一种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不像鲜花和大树一样引人注目。实际上,苔藓植物是不会开花的。如果你就此认为袁枚是个不懂科学的“文盲”,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毕竟作诗和搞科学是两码事。你非要和诗人去讲什么科学道理,就是你不知趣了。

整首诗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白日不到处”是说苔藓生长的地方是整日见不到阳光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并不适合生命繁衍生长,毫无生机,毫无希望。可是就在这样的地方,却“青春恰自来”,苔藓生命力顽强,即使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在恶劣的环境中焕发中青春的光芒!为什么苔藓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因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然小如米粒,但是却依然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也要像牡丹花那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时光。

峡江寺飞泉亭记全文及译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及注释(5)

词人心思细腻,于无人处发现了这小小的生命,一片绿意,于是心有所感便写下了这首小诗。它非常励志,词人借苔藓表达了自己虽隐居山林乡野却依旧放眼世界的处世观。苔藓的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这是它作为植物的一种天性。然而词人却能在发现苔藓顽强生命力的一面,并作诗赞之,真是很有眼光。

词人独具慧眼,从旁人眼中极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了一种人生哲理:人们无论身处何中境地,都应该像苔花一样热爱生活,尽情绽放。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即使这个梦想不能实现,无人欣赏,也要把自己最美丽的印记留在这个世界。从这一点而言,这首诗的境界之美就值得我们细细体味,也更加令人感动。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