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
周利理
会仙山,又名北山,位于广西宜州市城北区。在山顶上,有一块巨石,酷似展翅欲飞的鸟儿,明刻“骑云”两字。传说仙人曾骑云驾鹤到此相会,于是,这座小山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
这是一座黛绿色的玲珑秀气的小山,它的美丽在于瘦瘦的石,疏疏的林;在于淡淡的烟,幽幽的洞;在于曲折绵延的细径,沉静幽深的苔痕。它接纳了一个灿烂的名字:黄庭坚。黄庭坚于宋崇宁三年(1104)被贬谪宜州,受地方官羁管,后在小南门破败的戎楼上去世,纪念黄庭坚的山谷祠便坐落在会仙山南麓。因为这份幸运,会仙山的美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春花秋月,人们对它的咏叹也不再止步于肤浅的春恨秋悲,而是深入到生命的底部,追问生命的意义。
会仙山在中国历史的竹帛玉简上留下的刻痕不够深,历史更青睐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山。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对于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尚书·略说》中说:“山……出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会,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由于大山孕育万物,恩泽百姓,所以就形成了先民山岳崇拜的观念,先秦时代的《山海经》就反映了这个观念。
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加与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经常会发生抢夺土地资源的战争。于是,“安邦”“定国”的豪情壮志便成为人们的精神指向,人们把横扫八荒、统一六合的内心追求,外化成为气势磅礴、体量巨大的形象,高大雄伟的山脉自然成为这种思想的最好载体。
历史跨过唐朝,进入雅致的宋代,江山渐见局促,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在有限的天地中驰骛远心,遂开始了“以小见大”的思想转换。随着宋室南渡,风雅秀丽的江南风光吸附了人们的倔强与冲动,让人们放下了一直难以释怀的慷慨、愤懑和焦虑。在暮春朦胧的烟云中,在新月纤柔的夜色下,人们不自觉地降低了嗓门,终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渐渐地,他们把外向的反抗引向了内在的自省。
许多好男儿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激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他们急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却无暇去深入思考“国家”与“天下”的分野,没有弄明白自己矢志报效的应该是一姓一氏的王朝,一时一地的国家,还是天下人共同生存的家园。当他们在军事斗争或者政治角逐中失利时,才开始关注那些虽微小却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事物与现象,才知道那种慷慨悲歌的话语和论调,正是造成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的根源。
将目光从高山、沧海、星汉等雄浑大气的景物移开,投放到勺水拳石、微花细朵,思维也就脱离了宏大的家国叙事,转而关注生命的盈缩、忧思的排解,继而追求平和、悠远、逸淡的生命情调。
所以,黄庭坚才会有“谪命下,左右或泣下,公神色自若,投床大鼾”的超脱。
看不透历史轮回的把戏,多少仁人志士承受着残酷的心理磨砺。一方面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另一方面是“兴,也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的悲悯;一方面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是“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现实承担。这就避免不了灵魂上的干戈频仍,造成压迫感、失落感和幻灭感。
退回内心,平灭内在世界的冲突,才能感受到心灵的自由。黄庭坚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升华了自己的情感,一株水仙花也变得有情有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他淡化了激越的格调,提纯了自己的生命观,体现出“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的高雅情怀。
在寻浮名千百度不得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生命如此细腻,如此温软,如此美好。原来,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千山万水,而在咫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