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君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餐桌文明,反对浪费,不能只盯餐馆等公共场所,同样家庭浪费现象也不容忽视。近日,记者走访了东营一些家庭调查浪费情况,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家庭不同程度存在浪费。
家庭餐桌浪费是普遍现场
“家庭餐桌上的浪费已经是普遍现象。”李女士说,每个月她都会和朋友在家中聚餐,除了做上三四道拿手好菜,还会在餐馆再点上两道菜,剩下一半没吃完的饭菜就放进冰箱。“原本计划是第二天将这些剩菜吃掉,但到了第二天又觉得吃隔夜饭菜对身体不好,往往是剩菜当天不倒隔天倒。”
在走访中,市民石女士告诉记者,她有时候会买一些打折的临期食品,买回来塞进冰箱里后就忘了,等再发现时就已经过期了。“冰箱里的东西太多了,四层冷藏抽屉中塞得满满当当,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去年的鱼虾还有好几斤。”尤其是逢年过节,家里的鱼头蛋奶就会大量囤积,一家几口人根本吃不完,最后只能堆积在那里,直到过期又扔掉。
近日,单身独居的范女士心血来潮,要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饭,她在超市购买了不少新鲜的食材,晚饭她打算做可乐鸡翅和西红柿炒蛋。打开购物袋一看:鸡翅6个、西红柿2个、鸡蛋6个、可乐,加上料酒、酱油、葱、姜、蒜等七七八八的配料,为了这顿晚饭,范女士花费了60余元。可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范女士说,自己一个人吃饭,买回来的食材做一顿饭最多用一半,如果短期内不再做饭,冰箱里的剩余的食材将无法摆脱被丢掉的命运。
李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他通常会一次性准备好几餐的蔬菜和水果,“虽然这样很方便,但也经常因为天气热忘记放进冰箱,或是跟朋友吃饭等计划外的原因,导致食物放坏了。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清理出一些过期的酸奶、焉了的蔬菜、干掉的面包等等,一不小心就造成了浪费。”
“光盘行动”从餐馆到家庭餐桌
8月15日周六晚上,在运河路用餐后的吴先生和朋友们提着几份打包后的剩菜走出餐馆。“只要周末有时间,我们几个就会来饭店搓一顿,只要有剩菜我就一定会打包带回家。”吴先生表示,从小受到父母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影响,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都会尽量避免食物浪费。
刘女士和丈夫两人新婚不久,在购买冰箱时,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一款仅有110升容量的小冰箱。“我们不经常做饭,买大冰箱不实用又浪费电,小冰箱有小冰箱的优点,不论是肉蛋还是果蔬,买多少吃多少,从来不囤积食材也没有地方放。”
“我俩还没在一起时就经常约饭,互相不知道对方的饭量和口味偏好,怕不够吃,总会点很多菜,吃不完也很少打包带走。”刘女士说,婚后,她和丈夫也过起了精打细算的小日子,“我俩实在不想做饭就点外卖,两荤两素的小份菜,分量适中,价格合理,分量刚刚好。”
“我们家一共6口人,晚上吃饭的人多,各人口味不一致,每一顿晚餐五六个菜品是常态,菜、肉、汤都要有,因此我们前一天晚上就决定好第二天吃什么,而且回家吃饭报餐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和年轻人的购物习惯不同,许先生每次都会根据家里人数、营养搭配等因素适量购买。他认为,把买菜、做菜这两道关口把握好,吃多少买多少,吃多少做多少,这样既能减少了浪费,又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剩饭剩菜的情况就很少出现。
吃剩的饺子回炉变身煎饺,大米饭翻新做成蛋炒饭……尽管估摸着家人的饭量做饭,但仍然避免不了偶尔剩饭的情况,家里的“主厨”许先生就会变着法二“改造”剩饭,制作成各种美味可口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