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究竟什么样的爸爸才是好爸爸?潘文石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生物学专家。他坚守秦岭13年研究秦岭大熊猫,又转战广西崇左研究白头叶猴,后在北部湾延续中华白海豚的种族希望。为了保护和研究野生动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穿梭在人迹罕至的茫茫雪林、崇山峻岭之间。
潘文石从女儿潘岳7岁开始就极少陪伴在她身边。女儿在学校经常被同学问:“你是没有爸爸吗?”但潘岳从来不把这种说法放在心上,她说,我有一个很好的爸爸。他每次去山里回来,潘岳都能在他的包里翻找到他用桦树皮为母亲写的信,即便在野外,他也会给家里寄相思鸟及豪猪刺,虽然大部分时候他的背包里都是熊猫粪便。潘岳觉得很酷,因为这些东西其他小朋友都没有见过。尽管缺少平日里的陪伴,潘文石却以身作则将理想与教育在孩子心中深种,在精神上为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008年,潘岳放下自己的公司,放弃优渥的生活来到父亲身边,帮助潘文石完成研究,他们共同为人类生存的洞天福地努力。在《朗读者》第三季节目中,她在台下对父亲说:“希望他继续这样勇敢地、强壮地、乐观地把他想做的事情好好地做下去,我们都跟你在一起。”台上的潘文石微笑颔首,轻轻举起握紧的拳头,像在为他们共同坚持的事业加油。
节目还生动展现了在漫长而艰难的科学苦旅中,潘文石甘之如饴的精神。十多年的野外科考生活已经让他形成了两小时一醒的睡眠节律。秦岭的冬季寒气逼人,两三个帐篷都被雪压在底下,没有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还没回到帐篷水就又冻成了冰。林业工人都已下山过冬,但对熊猫的记录不能停止。潘文石和学生们住在四面透风的棚子里,钻进鸭绒睡袋,借着蜡烛微弱的光亮,用冻僵的手指记录熊猫通过无线电颈圈发回的数据。就这样,他和学生们在秦岭坚守了13年。
除了寒冷、疲惫和孤独,有时甚至还面临生死考验。1981年初,潘文石在卧龙山区追踪观察大熊猫时不慎从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重重地摔在一块石头上。性命虽保住了,但猛烈的撞击撕裂了他的肛门。他一边流血一边往帐篷爬。由于无法进食,他不敢吃东西,每天只能靠一勺蜂蜜和一个鸡蛋在山上维持生命,其间的痛苦刻骨铭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潘文石终于近距离观察到了熊猫“娇娇”。跟“娇娇”的接触不容易,它已经有了“虎子”,保护幼崽的天性让它难以被靠近。潘文石在树上搭了一个平台,在上面看娇娇在山洞里面给“虎子”,以及后来给它的女儿“希望”哺乳。“娇娇真的有悟性,我们不伤害它的孩子,娇娇接受我了。” 1997年夏天,潘文石在长清林业局,一天早上,他一打开门,门口坐了只熊猫,看着他,脖子戴着无线电颈圈,是“希望”。“它应该是*了,它来找我,告诉我它*了。”这是人和动物之间最和谐友好的景象,潘文石升级成了“熊猫外公”,他付出的爱得到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