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一向是各大博物馆的重器,中国古代拥有着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因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制作精美的青铜器。
有的青铜器在铸造完成之后会在器表进行一些装饰,而用金银进行装饰则是一直主流。而不少同志向我表示在逛博物馆时看到文物简介中的包金、错金银、鎏金时总是傻傻分不清。
简单粗暴:包金工艺
在这些工艺中,最早出现的就是是包金工艺。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来的最简单粗暴啊!
众所周知,黄金有着极佳的延展性,因此只要你肯花功夫,外加掌握恰当的方法,再厚的金都能加工成薄薄的金箔。而包金,顾名思义就是把金箔包贴于器物之上,所以包金也被称作贴金。
想想看在原本已经闪耀着金光的青铜器上再贴上999K纯金,那效果绝对能闪瞎24K钛合金狗眼,而包金工艺因其易操作性,所以在商代就已被大量应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之中,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
商周包金铜贝
而包金工艺主要用于车马器以及铜贝等小型青铜器,到了汉初,包金工艺基本绝迹,究其原因,那估计是费工又费料。毕竟不算浪费掉的金有多少,要打制金箔,想想胳膊也酸呐!
战国贴近铜车马器
此处有个小提示:我们所谓“青铜”并非因为其颜色而被称为“青铜”,而是因为其中所参入的锡的比例。
现在我们看到的传世的青铜器多半为青绿色的,那是因为其中的铜元素因为环境因素被氧化成氢氧化铜的结果,而曾经有日本考古学家重新铸造的四羊方尊,在拆掉陶范后也是金光闪闪到闪瞎狗眼滴!(详情可观看NHK拍的四大古国纪录片第一集第32分钟)
省力省料:鎏金术
说到底,我们的祖宗太智慧。包金术你说费工费料,那省力省料的技术是啥嘛。
就在大家为了这个问题苦苦困扰的时候,有一种神奇的金属进入到了我们祖先的视野里。这种金属啊,说来是金属,但它的形态很奇特,呈液体形态,闪耀的外表,那就是汞,也就是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