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162
口述:郑琼珊(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学生)
整理:南都记者 刘雪
图片:郑琼珊提供
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席卷全球,与所有人一样,我每天都在关注着它的动向。原以为,作为一个微小的学生个体,呆在家不出门,就是我对这场疫情的最大贡献,不曾料想,我还真能做点什么。
简历石沉大海,约好的面试企业没复工
我是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三年级学生,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跟其他许多应届毕业生一样,我也正投身找工作的大军当中,时刻准备开启人生的职业生涯。
去年,我在珠海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实习了半年,做的是跟所学专业相关的质检工作。这半年的实习经历,让我对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趁着寒假在家,也拟定好了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我打算在广州找一份工作,还是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所以,2月中旬,尽管病毒肆虐,我已经离开了潮汕老家,回到广州。我想,找工作是大事,一刻也不能耽误。
现实并未如愿以偿,当时本是春运返穗高峰期,但走出车站,并没有看见往日的熙熙攘攘,取而代之的是稀稀拉拉的行人,戴着口罩,低着头,看不见他们的表情。
投递的简历石沉大海,原本年前约好的面试,也因为企业没有复工延后了。什么时候复工,大家心里都没底。我突然切身体会到,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让人们出不了门这么简单。
直到2月底,班级群里,老师发来的一则函件引起我的兴趣。函件来自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广州兴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为生产任务紧,他们亟需一线工人参与口罩生产,希望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我没有犹豫,立马报名了。
(郑琼珊。)
初入口罩厂,既新鲜又惊奇
从3月1日到现在,我已经在番禺区这家口罩厂顶岗实习一个多月。
这家企业原本是华南最大规模的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线设备制造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口罩设备极度紧缺,他们改造现有设备,打造了一条口罩生产线。这条超高速全自动化口罩机生产线号称全世界最快,每分钟能生产近千个口罩。
我就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开工前夕,我们回到学校,搭上企业前来接应的大巴车。出发时,老师千叮万嘱:切记与旁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做足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不揉眼,少触摸,勤洗手,多喝水。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希望我们平平安安。决定顶岗实习时,我打电话回家征求过爸妈意见,他们也是这么说,万事小心,健康第一。
到达工厂以后,经过一波安全生产培训和支援防疫工作的动员会,我们10多名同学,就上“战场”了。大部分人被安排在生产线上。
头一回见到流水线是什么感受?新鲜之余,看着机器正在快速运转,我不由得感慨,如今的科技真是发达。
(在口罩厂流水线上。)
投身生产线,挑战接二连三
但很快,就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挑战。
我所在的是口罩生产辅助岗位,跟其他3个人一起,负责理片,即整理生产出来的成品口罩,进行装箱,每箱50个。机器运转的速度很快,我们需要迅速将生产出来的口罩放进箱子里。机器每分钟生产近千个口罩,也就是说,每分钟需要整理200多个口罩,如果这个环节来不及,生产好的口罩就会跟着流水线,掉进地下的备用箱。在流水线上工作是不能随便离岗或停顿下来的,如果有一个人离岗或停顿,就会影响整条生产线的速度。
刚开始,手头不熟练,跟不上速度,也不能将口罩整理得很好,我心里有点慌张。机器运转的声音很大,即便戴上耳塞,还是感觉有点不适应。头一天上阵,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
流水线上需要一直保持站立,算上加班时间,一天要站10个钟头,感觉特别累,一天下来,回到宿舍,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基本上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睡觉。尤其是下午时间上班,会特别困。这时,同班组负责调试机器的师兄会送来鼓励,加油!我也会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累,但满足
在理片岗位做了20多天,我转到了线检岗位,负责检查流水线上口罩的外观、质量,将不合格的口罩迅速挑出来。相比之下,我觉得这个工作更有挑战性,我们需要对出厂的口罩质量把关,不能让不合格的成品流向市场。
虽然每天很累,但每当看到屏幕上显示口罩产量的数字时,就会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有时,休息日出门,在公园、大街上看到大家戴着口罩,想到也有自己的一份心血在里面,会觉得满足。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技校生,因为参与口罩生产,跟国家的现实产生了关联。疫情期间,透过新闻媒体,见过很多生离死别、情深大义。一次,在微信朋友圈,我少见地感慨:只有经历得多了,你才会发现,平凡的一天,值得你用一切去换。朋友说我变深沉了,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