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又到开学季,对于即将迈入小学阶段的儿童,要不要上幼小衔接,上小学前我们要为孩子做哪些准备工作?
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家长焦虑的同时也迷失了方向。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来源:教育部
什么意思呢?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的不仅是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专注力、自控力、学习力、自理能力、情绪控制力、人际交往等各项能力发展全方位的挑战。
如果只将重心放在“抢跑”学习这一项,从根本上来说,既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违背了教育规律。
当然很多家长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是看着别人都在学,不给孩子报个班,总是不安心,怕将来成绩垫底。
01
不上幼小衔接
开学真的会落后吗?
这里老岳要说的是,过早进行认知性学习,也是过早在消耗孩子的学习热情。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
举个例子,孩子在入学前已经学会了50以内的加减法,上学后发现老师所讲内容自己都学过,他还会认真听讲吗?
显然不会。只不过凭借之前的知识储备,他的成绩可能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因为在一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到二年级知识储备消耗差不多的时候,他便容易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感到学习吃力,成绩自然也会随之出现下滑。
所以,即使上了幼小衔接班也并非一劳永逸,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02
幼小衔接
真正要“接”的是什么
虽然不提倡提前进行知识层面的学习,但不意味着家长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幼小衔接,孩子们更需要“接”的是这些——
❶ 专注能力
小学阶段一堂课时间为40分钟,孩子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并且有意识地调整注意力。专注力越好,课堂的听课效率也就越高。
❷ 动作灵活
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的灵活发展,是孩子正确书写的重要生理基础。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让孩子玩剪纸、穿珠子等活动,提升精细动作能力,进而帮助孩子握笔和运笔,写出一手好字。
❸ 情绪调节力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同时学会调节情绪并且用恰当的方式宣泄和表达。当然,情绪问题的根源在触觉,如果孩子异常胆小黏人,情绪暴躁没耐心,触觉训练一定要做。
❹ 自理能力
鼓励孩子独立洗漱、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书包、整理衣物床铺等等,具备这些基础的生活能力,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❺ 阅读能力
阅读对孩子的语言、理解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认知扩充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建议你趁暑假将这项能力培养起来,比如,每天读一本绘本,读一章节的故事等等。
❻ 人际交往力
人际交往力不局限于和同龄人之间,还要有一定和老师交往的能力,不惧怕老师,有问题及时找老师帮忙,都能让孩子在学校规避一定的伤害。
❼ 运动能力
每天2小时户外运动,一方面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入学后不轻易生病;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身体的灵活和协调性,锻炼肌力肌耐力,课堂上不容易因为身体力量不足,经常变换姿势而分心。
这几项能力看似简单,但真想系统培养起来,家长既要用心,更要用对方法。
03
科学衔接
为孩子学习添砖加瓦
上面老岳提到触觉从根本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实际上不止情绪,孩子的专注力、学习力、胆量自信心、人际交往力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感统能力的健全,所以最直接也最全面的方法就是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中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这里,老岳简单列举一些训练,家长可以在暑假期间带孩子练起来。
<1> 开发优势手,加强学习效果
通过触摸玩具和游戏,提高孩子的双手辨识能力;
通过抛接球、拍球、折纸、玩橡皮泥等,让孩子的手臂、手肘、手腕、手指关节更灵活灵巧。
<2> 强化视听知觉,让学习顺其自然
多让孩子听故事、学唱儿歌、学说故事、听广播节目等,强化听觉记忆能力;
多让孩子玩走迷宫、拼图等游戏,增强孩子的视觉判断、视觉空间感。
<3> 加强触觉前庭练习,奠定学习基础能力
骑脚踏车、攀爬架子、双脚跳、单脚跳、跳绳等活动,促进肌肉张力正常,让孩子上课期间坐姿标准,不垂头,驼背;
翻跟头、侧滚翻、滑滑梯、荡秋千等活动,有助于前庭系统成熟,让孩子上课坐得住,知识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强;
每天按摩40分钟,多带孩子玩水玩沙,促进触觉系统的发展,减少孩子情绪问题,帮助融入集体;同时改善走神分心现象,上课更专注!
(备注:更多训练方法,家长可以加入老岳讲感统家庭特训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