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楼全景复原图 张宝成/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如意馆画师伊兰泰、贺清泰、潘廷璋等人根据乾隆的旨意开始绘制西洋楼铜版画,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四月全部完成。该套铜版画共20幅,每版用红铜25公斤,开幅长93厘米、高57厘米。全部采用西法绘制,画工精细,忠实记录了建筑的形象、细部、尺寸等信息,真实反映了西洋楼的原貌特征,是展现西洋楼胜景的最权威的资料,在我国建筑史及版画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大水法正面铜版画
海晏堂西面铜版画
谐奇趣南面铜版画
该套铜版画由造办处刻印完成后被用白露纸压印出200套,分别陈列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盘山静寄山庄等皇家宫苑中,其中一部分还颁赐给了重要的王公大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收藏在圆明园的铜版画与铜版一并消失。当年压印出的200套铜版画绝大多数已不知下落,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两套则为国内仅存。
作为中式园林里的西洋建筑
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呢?
1 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