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此句出自近代文学大家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是用来比拟社会上一些失足男女青年洗心革面、幡然悔悟是多么珍贵的一句名言。在圣经中,就有讲述这样一个“浪子回头”的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周老的版画作品来走进这个故事。
《浪子回头》(路加福音15:11—32)10.5×13.4cm 2014
一个人有二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挥霍资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那地方大遭饥荒。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于是他决心要回到父亲那里去,请求父亲原谅自己。
离家不远处,父亲看见他,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他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上好的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周东申
局部一
在故事中,小儿子最后“浪子回头”,得到了父亲的谅解,成就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实在中国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明朝有一个财主年过半百才喜得贵子,取名天宝,天宝长大后游手好闲,挥金如土,老财主怕儿子这样下去保不住家业,便请了个先生教他明白事理,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宝渐渐地变得知书识礼了。不久,天宝的父母不幸双双下世,天宝的学业也从此中断。先生一走,天宝小时候认识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于是他又故态萌发,整日花天酒地,不到两年,万贯家财便败了个精光,最后只得靠乞讨为生。直到这时,天宝才后悔不已,决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书回来,因地冻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进,跌倒后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这时,王员外正好路过,见天宝拿着一本书冻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怜爱之心,命家人救醒天宝,问清缘由,并请他留在府中教女儿腊梅读书识字。
腊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温柔贤淑,天宝不能自已,对腊梅想入非非,动手动脚。王员外得知十分震怒,但恐有污女儿名声,便写了一封信和二十两盘缠一起交与天宝,请他到苏州一孔桥边寻找员外表兄。天宝只得离开腊梅,怏怏上路。谁知到苏州,到处都是孔桥,天宝找了半个多月也没找到王员外表兄的住处,眼看着盘缠快花完了,他打开信一瞧,不禁羞惭万分,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话:"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腊梅;一孔桥边无表兄,花尽银钱不用回!"
看完信后,天宝羞愧不已,但是他决定振作精神,报答员外的救命之恩和不罚之情。三年下来,他不但积攒了二十两银子,而且变成了一个博学的才子,中了举人。于是他星夜兼程,手捧一封信和二十两银子,到王员外家请罪。王员外接过书信,见在他当年的四句话后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王员外惊喜交加,便把腊梅许给了天宝为妻,“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俗语也因此流传开来。
局部二
在周老的《浪子回头》中,老迈的父亲紧紧的把小儿子搂在怀中,右手抱着儿子的肩膀,左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嘴里正在喃喃自语,慈祥的双眼中满满的都是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再也容不下其他。
而这个“浪子回头”的儿子,跪在父亲的面前,搂住父亲的腰失声痛哭,流下了忏悔的泪。三位已准备好美味佳肴的女仆静静的看着他们父子二人,仿佛已深深沉浸在着一份感动之中,整个画面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周东申先生这幅版画作品中最令人感动之处就在于真切的刻画表达了“悔过”与“宽恕”。整个画面的构图非常考究,像似舞台剧一样的呈现,前景远景,人物关系十分清晰。每一处的编排都不是无理由的,远处刻画了三位微笑的侍女形象,和主人公父子表情产生对比,欣慰的,幸福的,痛苦的,悔恨的,慈爱的...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情绪饱满而又鲜活,也因有了旁观者、见证者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更显得可贵与温情。
局部三
细节刻画也尤为入目,儿子跪爬的双脚孩童一样向内兜起,依恋之情陡然而生,指头向内扣,激动又局促,单是脚部的刻画俨然就完整的表现出了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的形象。可想作者的创作功力之深厚!因儿子紧抓皱起的衣褶,不敢看向父亲垂下的眼眸,抚在儿子头顶的手...每一处都值得放大细细品味。
在这世上,最疼爱孩子的永远是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珍宝,不论做错了什么事,最后能真心原谅你,无条件接纳你的是父母。所以只有父母在,家就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心里最温馨的港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