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存在与时间》论著中用理性的推理,详细地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们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认为,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一出生就一步一步向死迈进。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都是走向死的过程,这就是“向死而生”。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生命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生命的本体一生贯穿着从生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一直“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终结。
“向死而生”其实是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就是“置于之死地而后生。”
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向死而生,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不是让人在世界上活的时间的延长,而是“内涵性”的丰盈、饱满。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的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我很喜欢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思想。向死而生,激发人们努力修炼,在心中修篱种菊。生和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个生命话题。任何生命有生就有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是充满敬畏之心的。人类有许多不能解释的东西,对那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世界或者说精神家园,似乎有着不可言说的奥秘。魏晋时期陶渊明写的那篇《桃花源记》就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和理想生活,人们都希望真有一个这样的世外桃源。
人们都渴望了解所谓的归处,但是又本能地拒绝这个设想。因为都不想死。从抗拒到接纳,从畏惧到从容接受死亡的必然,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正如《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中女主人公崔雅的话“因为不能再忽视死亡,于是我更加用心地活下去。”
四季轮回。春天孕育生命,夏天成长,秋天果实累累,落叶归尘。在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又酝酿出稚嫩的新芽,又重复新的过程。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海潮退潮涌,浪花拍岸,褪去后,又变幻成新的浪花滚滚涌上岸边。在此消失,在彼生长,释然、坦然之后,生死之事,也可以成为一件闲事。
向死而生,让我们快乐的生活,追求精神的诗和远方。让生命的过程更加圆融饱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