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内知识复习
咏雪
(一)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逸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36篇。《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
(二)课文翻译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注释: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讲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越下越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注释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即:是。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课文主题
《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 “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陈太邱与友期行
(一)课文翻译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注释
期:约定。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原文: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注释
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相当于“吗”。
译文: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原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注释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而:连词,表承接。
则是:那么,就;这。
译文:那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失礼。”
原文: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注释
惭:感到惭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二)问题解疑
1.陈元方反驳“客”的话精彩在何处?
陈元方的反驳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这些都写得很清楚;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2.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友人虽然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
3.“元方入门不顾”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元方的什么特点?
本题运用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属于动作描写,这一动作真实地表现了元方作为一个小孩子的直率、好恶情感容易外露的特点。
4.本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从本文中我们会得到很多启示。通过陈太丘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一个人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三)课文主题
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谦敬辞:
(1)谦辞:家、舍、鄙、愚、敝、拙、敢、见、老、贫、寒门、错爱、过奖、涂鸦等;
(2)敬辞:拜、奉、高、贵、雅、惠、令、宝、呈、钧、垂、俯、光、恭、斧正、鼎力、海涵、赐教、久仰、笑纳等。;
(3)初见“久仰”、好久不见“久违”、请人批评“指教”、求人原谅“保函”、求人帮忙“劳驾”、麻烦别人“拜托”、看望别人“拜访”、请人勿送“留步”、未及远迎“失迎”、等候客人“恭候”、陪伴朋友“奉陪”、无暇陪客“失陪”、问人干嘛“贵干”、问人姓氏“贵姓”、欢迎购买“惠顾”、贵宾来到“莅临”、请人告诉“见告”、欢迎询问“垂询”、称人赠予“惠赠”、请人保存“惠存”、谢人爱护“错爱”、称人爱护“垂爱”、请人收礼“笑纳”、归还原物“奉还”、称别人家“贵府”、称自己家“寒舍”、赞人见解“高见”、称己见解“拙见”、称人父亲“令尊”、称己父亲“家父”、称人母亲“令堂”、称己母亲“家母”、称人儿子“令郎”、称己儿子“犬子”、称人女儿“令爱”、称己女儿“小女”、向人祝贺“恭喜”、求人看稿“斧正”、求人解答“请问”、请人指点“赐教”、对方来信“惠书”、被人夸奖“过誉”。
二、成语误用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A、用手机发短信时,文不加点往往会使人产生误解。
B、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金茂大厦在银白灯光的映衬下,通体透亮,美轮美奂,巍峨神气。
错误类型——望文生义,没能弄清实际意义。
A句中“文不加点”看似指文章不加标点,其实是形容写文章很快,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B句中“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C句中“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D句“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B、我军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诡计,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消灭对岸的敌人。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严打期间,我公安干警抓捕通辑犯时,经常高点埋伏,守株待兔。
错误类型——褒贬不当,没能弄清感情色彩。
A项中“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B项中的“阴谋诡计”指暗中做坏事的计谋。C项中“蠢蠢欲动”原形容像虫子蠕动一样开始动弹。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D项中“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含贬义。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班会课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B、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不期而遇,真是主不出的感慨。
C、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错误类型——对象不适,没能分清修饰对象。
A项中“德高望重”多颂品德高尚,名望很大的人,用来形容学生不行。B项中“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C项中“滔滔不绝”指说话多,说个没完,用来说汽车多不对。D项中“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一般不能用来形容其他方面。(“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张医生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王奶奶的关节痛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B、班主任为了我们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一直是日理万机,确实辛苦。
C、十三义士,面对牺牲义无反顾,精神朴实无私,他们的灵魂支起了中国的脊梁。
D、这几个小偷太令人气愤!多次偷窃,简直是罪不容诛。
错误类型——大小(轻重不分),没能把握表达分寸。
A项中的“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用于治好关节痛明显夸大。C项中的“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这里形容老师有点夸大。D项的“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这里对偷窃犯有夸大之意。成语表达的情感在使用时合理把握,修饰程度不能过大或过小。此类常误用的还有三长两短、包罗万象、罄竹难书、痛不欲生等。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五月的公园,各种鲜花姹紫嫣红,十分绚丽。
B、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村庄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找到洁净的水源成了燃眉之急。
D、美伊战争不仅造成伊拉克人民的生灵涂炭,而且给中东地区的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
错误类型——语意重复,没能力求语言简洁。
A项的“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已经含有各种花朵。B项中的“忍俊不禁”中有笑的意思。C项中的“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D项中的“生灵涂炭”中生灵就指人民。此类常误用的还有遍体鳞伤、津津乐道、贻笑大方、五彩缤纷等。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小王同学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B、大家对我们的公司的新产品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出,我们洗耳恭听。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错误类型——谦敬不分,表达不得体。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用于自己身上。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话,用于别人身上。
A项“抛砖引玉”的意思是“先把自己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自谦,只有陈教授自己来说,而小王来说就显得不伦不类了。C项“蓬荜生辉”中“蓬荜”指茅草屋,可见它是自谦之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D项“鼎力相助”“中“鼎力”指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别人帮忙时用,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B项“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望尘莫及、不足挂齿、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高朋满座等。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B、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过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C、这一发生在二十世纪的食人事件,真是骇人听闻,令人难以想象。
D、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错误类型——前后矛盾
A项“慷慨解囊”是形容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或捐赠公益事业,不合语境。B项“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但仍当宝贝一样珍视。与“漂亮的毛衣”不能统一。D项“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表意与前面“听说”的内容正好相反。易误用的这类成语有: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名不虚传:“名”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用法,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只能用于否定句式中,否则就属运用错误。
近义成语辨析:1、意义轻重不同(惨无人道—轻、惨绝人寰—重)2、意义侧重点不同(画饼充饥—不能兑现、望梅止渴—预想)3、范围大小不同(旁征博引—材料广、引经据典—经典)4、适用对象不同(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锦瑟年华—18-30女子)5、感情色彩不同(袖手旁观—应帮不帮、冷眼旁观—可参与可不参与,井然有序—书面语、井井有条—口语)6、语法搭配不同(见前)7、关键语素不同(不厌其烦—厌烦、不胜其烦—忍受)
三、写作提升
第二讲 炼审题——立足根本切题意
一、命题作文审题精准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项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叙写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二、审题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
1.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题”,进而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命题者一般会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命题,同学们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象生活等。面对此类文题,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
2.辨别表达体裁的能力。作文命题,有的明确要求写某种文休,如“阅读材料后,请以‘笑对失败’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就要按照“演讲稿”的要求去写作。不过也有很多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此时同学们更要善于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辨明表达的体裁并根据自身特长选取最拿手的。
3.圈定选材范围的能力。命题对选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分析文题的各个限制条件,避免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如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限制了数量“又”(不可写第一次),对象“枝头”上的“新芽”。不过,在文题的限制之中,也有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如“偶然的发现”,就可以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展开文题,以“谁的发现”为发散点,可以从我、同学、老师、班级、学校、家庭、街道等角度展开;以“发现的内容”为发散点,可以从学习、体育、文娱、生活等方面展开。
4.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写作前,只有把握好题意的重点,写作时才能集中“火力”,有的放矢。要把握题意重点,需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捕捉和推敲题眼。二是吃透文题的隐含义,它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象征义。如《小草赞》,题旨不在介绍小草,而是要赞美那些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二是比喻义。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里“阳光“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等。三是引申义。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理。
三、审题步骤:
1.扫视:快速扫文题,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①看文题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2.品析: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
3.补读: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深究: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②细读文题中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四、具体审题方法
1、审清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就是应着重突出的内容。例如: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有句话”最为重要:①可以从本人的感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②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③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审清关键词的内涵。有些题目,其关键词有比喻义。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明白“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再如《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中的“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景色,也可以虚指个人的成绩、成就、进步、贡献等。“看妈妈”侧重指报答、感恩、感激等,不单纯指平日、母亲节、妈妈生病时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更是有多重含义,可以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也可以是山川、河流、大地、党、祖国、学校、老师、家乡等具有母性特性与情怀的事物。该文的写作应侧重从两方面下笔:一是写“妈妈”对我的付出,二是表达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和报恩的具体行动。
3、审清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到“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
4、审清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6、添加语素,构成语境。要尽可能地多角度添加,以便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如《向前走》,可这样拓展:谁向前走?(我、你、他、我们的民族);是什么让我(我们)向前走?(希望、信念、责任、挑战……);怎样向前走?(逆着风、昂起头……);同时要注意题眼“走”,生活可以是一条直线,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一条射线。生活与学习的准则是磨炼拼搏、自强不息,就是学会如何“走”,如何下定决心,勇敢面对,跌倒了再爬起来,昂首向前走,走好生活与学习中的每一步,走向心灵,走向理想境界……
7、审反面义。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明确写作对象,或者表达较为深刻的思想。例如“静静的夜晚”---从“静静的”作反面思考,可以写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美的瞬间”---先用审限制的方法审题,“美”是主题限制,“瞬间”是时间限制;再用审反面义的方法审题,从“瞬间”的反面思考,可以表现“瞬间”永恒的意义,这样,思想就深刻了。
8、审发散义。题中的写作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广泛性,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它。例如“很高兴遇见你”。先用审题眼的方法审题,“遇见”是题眼,行文重点写遇见的过程------为什么会遇见、怎么遇见、结果如何。再用审限制的方法审题,“很高兴”是主题限制。最后用审发散义的方法审题,“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景;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以是历史人物,可以是文学形象,可以是虚拟世界中的人。
9、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肩膀”:“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如果“肩膀”是虚指的,则要理清它虚指的内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0、看清限制条件:题目前有材料的,要充分利用材料,关注材料的提示性或者限制性语言。
例如,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写这个题目,除文体限制外,还有两个注意点:一是须“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不能大写特写古人、伟人如何诗意地生活;二是注意题目中的“地”字。当然,细细想来,“诗意的生活”与“诗意地生活”似乎并无相当严格的区分,但相对而言,可能前者侧重于指一种固定的美好的生活状态,而后者更具有主动选择的意味。
五、半命题作文
(一)半命题作文常见毛病
1、补题雷同。比如写《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2、补题宽泛。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3、补题随意。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当我面对_____》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二)半命题作文的填题技巧
1、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难忘的_____》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2、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____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____》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3、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4、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5、条块分割拟题法。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
6、与众不同的视角。审题构思时,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悟。 比如我们在构思“______,触动我的心灵”这个半命题作文时,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这些正面常见题材往往是我们都能考虑到的。如果我们从另一面入手,而是选取了一个他人未想、未写而又易于展开笔墨的角度去选材,如:环境污染、土地沙化、夕阳、落叶等,这样选材独特、立意新颖,或许更易赢得高分。
7、小巧的切入点。切入点越小越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比如,“______,其实不难”这道命题,有学生写“学习其实不难”,这个题目就太过笼统,指向不明,到底学习什么呢?题目不清楚。所以过于宽泛,也不好写,难以写深刻。像“考试其实不难”这个题目的毛病也是如此。不如改为“学好语文其实不难”“考好其实不难”。这样切入点小巧、集中,也容易入题了。
8、审清题旨,找诗意触点。审题,就是要辨别题目在哪里限制、在哪里开放。开放之处就是诗意的触发之点,只有找到了这个点,才能有的放矢,拟出靓题。有些题的限制性极强,如“________,想说爱你________容易”,第一空只能填“想说”的对象,第二空也只能填“很”“不”等副词,像这样限制性极强的半命题,只能在内容或体裁上去下工夫。有些半命题看似限制性强,其实是很开放的,如“如果感到________,你就________”,乍一看,可填的无非是“快乐”“拍拍手”“痛苦”“哭出来”之类,仔细审视一下,你就会发现第二空是可以挖掘出彩点的,如“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撷一路落英”。
9、匠心独运,采诗意文眼。“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在________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可借鉴古诗词。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古诗词都堪称经典,借鉴古诗词既能使文题文采斐然,又能显示出良好的语文素养。如“在浅草弄春的日子里”(《钱塘湖春行》)、“在情满秋池的日子里”(《夜雨寄北》)、“在暗香盈袖的日子里”(《醉花阴》)、“在举杯邀月的日子里”(《月下独酌》),等等。
(2)可借鉴精妙的歌词。有些歌词是词作名家的杰作,借鉴他们的作品,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从《明天会更好》中我们可以“借”得这样一些题目:“在记忆风*日子里”“在心灵被敲醒的日子里”。从《菊花台》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些题目:“在夜凝成霜的日子里”“在笑容泛黄的日子里”等等。其实还可以借鉴公益广告、书名、影视剧名、经典台词等等。
(3)可虚实相生。如“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本是虚化的“赞美”“期待”,却因“重重”“玫瑰迷雾”而变得形象可感,这样化虚为实,使语言美不胜收。拟题若能变虚为实,题目一定诗意盎然。如“在梦想拔节的日子里”“在心灵久旱的日子里”“在乘梦飞翔的日子里”等。
(4)可拟人。“而海呢……欣然地溅跃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的生动活泼。拟题时,也可用拟人的手法将题目拟得意趣动人。如“在阳光偷懒的日子里”“在风歌云舞的日子里”等等。
(5)可提出一个象征体。“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拟题也像蚕吐丝那样,要善于思考,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传神的象征体,并把它拟到题目中去。如同样以汶川大地震为素材,颂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的同学将题目拟为“在地震的日子里”或“在地动山摇的日子里”。这样的题目比较直白,而有的同学却能找到一个象征体来拟题。如“在红旗飘扬的日子里”,这红旗既是北川中学傲然不倒的国旗,也是团结、坚韧的民族魂的象征。
10、反弹琵琶唱新词式补题。反弹琵琶是一种典型的求异思维,俗称“唱反调”,它突破常规思维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但又合情合理、新颖的立意。如 “渴望________”,大多数同学可能希望得到或体验美好的内容,如“成功”“幸福”“母爱”等。有一位同学就拟题为“渴望苦难”,这违反人们正常思维模式的补题,十分吸引人。在想象中遭受苦难,作者就有了展示自我、体验苦难的广大空间。
六、审题参考
1、《长大的感觉》要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活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心中出现。
2、《家》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
3、《架起一座桥》中的“架桥”意味着沟通、理解、关怀和超越。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情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理智;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爱心;在愚昧与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科学知识。
4、《跨向明天的一步》应写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懂得了友谊的珍贵,领悟了深奥的道理;由孤僻变得合群,由懦弱变得勇敢,由依赖变得独立;电脑考试达标了,书法作品获奖了,得意之作发表了。
5、《我又想起了那句话》,“又”字值得细细咀嚼。“又”表明那句话不是初次听到,“又”暗示那句话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
6、《我爱家乡的秋天》,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
7、《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用——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不能顾及课外天地。②学校、家长卡得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③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色情,不愿光顾课外天地。①②两则选用者肯定很多,③则会少一些,便可淘汰①②而取③。
8、《童心依旧》,“依旧”二字,它不是对童年生活的简单追忆,而是“我”或“我们”虽已走出童年时代,但依旧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颗童心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便得到了尽情的张扬。究竟哪些能表现童心呢?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童心之“纯”二是童心之“奇”三是童心之“趣”。
9、《让我试一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素材:①“我”想“试一试”,他人不让“试”,如父母溺爱子女,什么也不让“试”等。②别人“试”不了,或别人“试”砸了锅,“我”来试一试,从而展示“我”的才能。③几经波折,“我”终于得到了“试一试”的机会。
10、《一路有你相伴》,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
11、《________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
12、《________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
13、《________谢谢你》,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
14、《当我面对________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________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15、《我生活在________之中》,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
16、《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17、《梦圆此时》,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国家和民族之“梦”;从“中”的方面来说,可以是班级或家庭之“梦”;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是个人之“梦”。
18、《过生日》,可从儿女觉得爱太沉重方面立意。
七、考场真题回放
1、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新芽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2008广州市中考作文题)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是个比喻型的命题,符合初中生十四五岁的充满浪漫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容易从生活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新芽”。但这个题目取的是其比喻性的含义,有一定的朦胧性,这无形之中也给考生设置了审题障碍。我们要想写好这个作文需注意如下两点:一是要明确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是一个动宾短语式的命题作文。这里的宾语“枝头吐新芽”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又见”即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也就是题眼。“又见”不是指“可能看见”,而是指“已确确实实地看见”,是现实生活中鲜活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写作时只有紧扣住这个词,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二是应准确把握中心词“新芽”的内涵。这里的“新芽”既是指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指万物复苏发芽,还是具有隐含比喻义的一种情感、信念、体验、力量、希望等。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次经历磨练的体验、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念、一种执著的追求等等。
2、《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提纲:(1)农村孩子进城,诸多不适。(2)一次唱歌活动,遭遇同学嘲笑。(3)班主任的教导,找自己的钥匙——坚韧刻苦。(4)以后的变化:虽然平凡,但是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钥匙。
3、给____的一封信
想给谁写信
(一)可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话:(1)亲人类,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表弟姨姐等(2)友人类,如儿时的伙伴,远方的笔友、邻座的知已、熟悉的师长等(3)名人类,如徐洪刚叔叔,鞠萍姐姐,布什总统、江泽民爷爷、董浩叔叔等(4)明星类,如刘欢、小燕子、赵本山、六小龄童等众多崇拜的偶像。
(二)可与古人细说:如李白、辛弃疾、陆游、屈原、范仲淹、郑板桥等耳熟能详的文人墨客;如亡国之君李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盛唐之主李世民等历代君王。
(三)可以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交流:如孔乙己、闰土、孙悟空、猪八戒、胡屠户、葛朗台等个性十足的鲜活形象。
(四)与拟人化的物体谈心:采用拟人的手法,与负重的书包、功高的书桌、南飞的燕子、电视机、标点符号等特有景物诉说衷肠;以意象的表述,走进数字王国,漫步考试空间、闲聊国际局势等……
以什么身份写
1、第一人称 如:我、我们2、转换写信人的身份 如:以青蛙的名义给人类写,以小河的名义给当地的居民写,以农村的孩子给城市的孩子写。如《给主人的一封信》就赋予“您曾经的名利”以生命形象,通过给“没了职位进了班房”的“主人”写信,细述追随“主人”“参加宴会”、“收受财物”等“光辉经历”,及至与现在的主人“工作到深夜”“下乡骑自行车”“众多农民端茶送水”,“终于体验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并祝“主人早日大悟”!全文时代气息浓郁,寓意深刻精譬,形式新颖,令人倍感新奇灵动。
八、审题示范
命题作文训练题目
1、题目:品尝幸福 要求:①不限文体;②篇幅在600字左右。
审题提示:文题中的“品尝”就是体验的意思。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溢着幸福:母亲一个亲切的抚摸,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同学一次无私的帮助……可说的事很多,自己的体验也会因人因事而异,写出真情,文章就会打动人。
2、题目:难忘中秋夜 要求:①选材要符合文题的特定情境②注意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法
审题提示:中秋夜,这一特定的时间限定了故事的氛围背景应该是宁静祥和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合家团聚的。与之相关的景物应该是月夜、花香、清风、月饼……这就限定了文中所记叙的难忘之事要与这特定的日子、特定的氛围有关。作文题的训练重点,学会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来加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情境性。
半命题作文训练题目
1、题目:其实,我不想 要求:①补全文题,可供参考的词语:落后、失败、失学、当第一……②篇幅在600字左右。
审题提示:研究文题,有两层意思得先明确:一是文题中空缺处所填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事或现象;二是“不想”所含的意思是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否定。把叙事与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效果就会更好。
2、题目:我想让 更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前一个空缺处拟填入一个名词或代词,后一个空缺处拟填入一个形容词。如,我想让世界更美好,我想让她更幸福……②全文在600字左右。
审题提示:本题可写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可写大事,如国际风云、生态与环保,改革与发展;也可写小事,如家庭亲情、师生关系、友情与友谊。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遴选对自己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就会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话题作文训练题目
1、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笑狐狸:饿疲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拔:材料中的狐狸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实际上它拥有了体验葡萄香甜滋味的经验。以“体验”为话题,同学们可以先确立主题,如体验成功的快乐,体验失败的滋味,体验学习的艰辛,体验生活的真谛等等;然后根据你的特长,选择选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作。
2、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了一只狗,谁知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请以“闯祸”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路点拔:根据话题提供的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材料对“闯祸”这一在人们观念中属贬义的行为赋予了褒义色彩,因此我们在构思时就必须对“闯祸”作出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有不少“闯祸”确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和灾难,但也应该看到,有些“闯祸”恰恰是对旧观念的冲击,对旧事物的破坏,对旧传统的反叛,因此,这种“闯祸”就具有创新的内涵,带有一种革命的色彩。
材料作文训练题目
著名主持人崔永远曾经说过:“朋友是那么一批人,是你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你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后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思路导引:根据所给材料可知朋友有不同的类型,哪一位朋友最让你难忘呢?选材料时内容要尽量新颖一点;友情的表现形式也很多,那种“患难见真情”是友谊,无疑是最宝贵的。只有抓住那些难忘的、最感人的事件才能写出友谊宝贵之处。写作时,可以用记叙的方法,选取自己在困难、失败、失落时得到的帮助,来表现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写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一些误会,写自己曾经对朋友的伤害;也可以用几件小事记叙自己交友的曲折经历。一般同学会从正面来选取材料,我们若从反面着笔,用自己失去朋友的痛苦感受,发出“朋友之间需要信任与付出”的呼唤,这样立意就有了新颖的色彩。另外,写友情不可避免地用一些含有深情的文字,读来才会有吸引力,写作时应该学会把情节写得细腻,善于用细节写出真情实感,可以适当地引用名言,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增添文学色彩,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九、考场范作
“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一)审题:本题属于命题作文,命题之前有个小解,这个小解本身就提示了考生写作的方向和主题。
1.“‘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从这句话看主题就很明确了,考生不会因为审题而出现跑题的问题。
2.“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这句话就给考生明确了写作的方向。这就说明,在大的范围内是不容易跑题的。
(二)立意
“少年风采”这个题目的立意,应该从少年的精神面貌和优秀品质方面思考立意。大致有下面几个方面:
1.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少年正是英气勃发,懂得什么是拼搏、什么是自强自立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大,开始学会不依赖父母长辈,一切能独立自主了,也开始奋斗自强了。这时候的少年,精神风貌确实是崭新的,确实让人感觉是英气少年了。
2.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胆量都是特别的,思维奇特,异想天开,对什么都是新奇的,总是用一双惊奇的、新奇的眼睛看待世界,看待成长。对什么也都是疑惑的,谜团重重,都想拨开重重迷雾,于是就产生了冒险、探险的想法,所以探索和冒险就成了小小少年的风采。正是有了小小少年时代的异想天开,才成就了部分少年长大后的科学成果,最终成了探索家、探险家、地质学家、科学家等等。这种冒险精神就是长大后获得成功的基石。所以勇于探索,敢于冒险,最能体现少年的风采。
3.敢于担当,有责任感;学会自律,能辨别是非。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段的稚嫩和胆小早已经抛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是少年,当然做事总想当个小大人,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或者说在家庭、个人和社会面前敢于担当,总以为自己是个大人了,肩膀能承担大人的责任和使命了。这是少年的心理,也是少年风采的体现,少年精神的体现。
4.懂得亲和、谦恭、感恩、宽容、谦让,这也是少年应有的风采和精神风貌。
5.为人和善,善解人意,学会理解,懂得接纳等等,都是少年风采魅力迷人的一面。
(三)文体。以上所有的立意角度考生都可以写成记叙文。
范文欣赏
少年风采
何谓少年风采,今一天即可窥全貌。
今天一早,语文老师走进班来,手里拿着测验本。我正向各路神仙祈祷,保佑我渡过难关。就在这时,老师用高分贝的声音叫了我的名字。“这两天没复习吧?”老师边翻看我的错误边问我。“嗯。” “你怎么能这样呢?知识是需要巩固的,总不复习,何来好成绩?去,把每个错误改十遍。”老师用最严厉的语气判了我的重刑。同桌向我吐吐舌头,我冲他扮个鬼脸,小声告诉他:“太好了,老妈让我练书法正不知练什么呢!”同桌几欲喷饭。
少年风采应是这自我解嘲似的豁达和乐观!
中午吃饭时,前面一哥们转过头来问我不解的数学题。殊不知有两粒米俏皮地在他鼻子下粘着,随着他说话上下抖动,如同小胡子一般,有趣极了。我忍不住捧腹大笑,周围同学看见这番情景也是不禁莞尔。通过窗玻璃照到自己的样子后,他竟压低嗓音,沉声说道:“我就是叫做藤野……”听后,我们几欲倒地。
少年风采也应是这不失时机的幽默和风趣!
晚上放学时,窗外下起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得窗户劈啪作响。我与几个同学相视一笑,举起外套,冲向雨中,这雨是怕了我们,居然都向一边倒去,呼啸的风也为我们加油。待我们跑到地铁站,个个如同冠军,竟然没有落汤鸡的模样。可惜裤脚已染上点点“泥花”,不过有一句 “看我千幻魔影脚”,加上一个漂亮的旋风腿动作,没有谁敢不承认我们就是“追雨的英雄”。
敢当追雨的英雄,愿做追风的少年,这种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精神就应是少年之风采!
一进家门,发现老妈一边唠叨,一边在给老爸膝盖上抹药水,絮絮叨叨的语言中,我听出老爸的工作不容易。老爸是超市里的理货员,常常是夜里三四点就离家,一天到晚像头老黄牛,磕了碰了是经常的事。走过去,我没有说话,蹲下去心疼地抚摸着老爸的腿,心里暗暗作想:中考一结束,我也要打工,要和他们一起撑起这个家!
勇于分担家庭的责任,细心、懂事、孝顺,更应是少年风采的应有之义!
每一刻,都是展现少年风采之时;每一处,都是展现少年风采之地。只要内心阳光、博大、勇敢、有爱、有责任,你就是有风采的少年!
[点评] 文章开头第一段以一句话点题领起下文,可谓简洁明快。接着将一天分成四个时间段来展现少年风采,每一个板块铺以具体的事例,可谓描写具体、节奏感强。每一个板块是先描写后总结,可谓板块鲜明、中心突出。最后一段拓展延伸,整齐的句式,长短结合的语言,发出了呐喊的最强音,深化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