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书我们经常会看到君子六艺,也就是说一个君子要学会六项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说文武双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唐朝以前的读书人都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出将入相”是那时候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可是唐朝灭亡后从宋朝开始便没人再提君子六艺了,文人变成了纯文人,武将也是纯武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寒门养不起。
君子六艺是周朝时贵族的标配,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具备六项技能,礼就是知周礼,乐就是会谈琴奏乐,射就是会骑马射箭,会武术博击,御就是会驾车御马,会舞蹈下棋等艺术特长,书就是会写字作文章,数就是会理数算账,会计算。
因此来说“君子”并不单单的指人品道德,你人品道德好了便可称为君子,根本不是那样。人品道德只能算一条,即知礼,就是你懂周礼。后来的人是把君子简化了,只要懂礼就算君子,即人品合格就算,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
从“六艺”可以看出养一个君子非常难,没钱根本不行,学礼、学乐、学射、学御、学书、学数都得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只贵族家庭才能养的起,平民根本养不起。就像现在的功大学生一样,穷家根本上不起。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名人,哪一个不是贵族出身,既能文又能武。
汉唐时期那些文臣武将基本上都是出自己于豪强世家,这个时期的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既能领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班超为什么能投笔从戎?因为他不只是读书写文章不错,骑马射箭的本事同样有。曹操是文人吧,但他同样是出色的军事家。还有诸葛亮、司马懿应该算是典型的文臣,可都又是典型的军事家。
唐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边塞诗人?因为读书人都去从军了,这些书生同样是剑客,上了战场照样*敌,大诗仙李白就是一个高级剑客。唐朝在唐玄宗之前出将入相非常流行,很多将领从边关都回朝后作了文官,如李靖、李绩不带兵就在朝廷右相。安史之乱为啥会爆发,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李林甫不愿让安禄山回到朝廷当丞相。
宋朝以后没有人再提君子六艺,有人说是因宋朝重文轻武,也有人说是科举制度普及,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豪强世家随着唐朝的灭亡被黄巢*光,五代十国大乱过后再也没有什么独占一州一城的名门望族了,都成了小地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