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粉丝谈到如何读书更有效的话题,他说自己比较苦恼,平时喜欢读书,阅读的题材也比较宽泛,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了几页或一两天之后,很快就忘记了前面看过的内容,觉得这样的阅读太低效了。因此,他很想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读书方式。
根据个人长期以来的阅读经验和观察,建议可以从如下几步入手。
第一步、了解和评估自己
我们知道,不同的人性格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爱好和空闲时间等方面的差别也很大。因此,最好是先了解和评估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读者。
比如,有的人属于视觉型,特别喜欢看图表和图片,很容易记住要点,纯文字的内容就是记不住。有的人是听觉型,本身不喜欢看书,看了也容易忘记,但听有声书就能很好地记住重点。还有的人是动觉型,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比如,有的人属于视觉型,特别喜欢看图表和图片,很容易记住要点,纯文字的内容就是记不住。有的人是听觉型,本身不喜欢看书,看了也容易忘记,但听有声书就能很好地记住重点。还有的人是动觉型,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第二步、筛选不同方法
读书的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精读、扫读、跳读、泛读等等,而每种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适合的人群也有所不同。
比如精读,适合于经典书籍,逐字逐句地阅读,并认真分析其结构、语言和思想,也可以做详细的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但相对费时较多。而泛读则可以快速浏览大量书籍,了解不同的主题和观点,拓宽知识面,甚至只读目录、前言、结论等部分,或者快速翻阅章节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即可。
这些方法中,哪些更适合自己,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内容时,必须有所选择,因为时间有限,内容的价值不同,我们肯定做不到每本书都去精读。
第三步、持续调整改进
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除了持续的实践,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我喜欢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牛耕地,不能一味地埋头拉犁,还得抬头看路,否则容易跑偏,辛苦不说,还要挨鞭子。
客观来说,没有哪一种读书方法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至于哪些方法更好,就需要定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考量和对比效果,然后持续调整改进。
客观来说,没有哪一种读书方法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至于哪些方法更好,就需要定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考量和对比效果,然后持续调整改进。
第四步、大胆寻找新方法
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属于传统读书方法。如今,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打开,只管大胆寻找新方法。
比如,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还可以考虑借助电子阅读器,或者参与线上读书社群等新兴的阅读方式。我的身边,就有不少阅读者,自己很难坚持读书,于是参加读书社群,这种社群需要定时打卡,还可以互相监督,并设有奖惩机制,据几位朋友反馈说,效果不错!
总之,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并无标准的高效方式,每一位阅读者只要善于总结,相信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很自然地把读书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