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在中国做生意的都认识刘润。
一方面,刘润确实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业顾问之一。
另一方面,他在互联网上有大量持续的输出,是商业财经领域妥妥的KOL。
比如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课程,又比如他的《底层逻辑》系列图书。
我之前写过“ 书单|刘润推荐的35本必读商业书 ”。
吸引我的不是某本具体的书,而是他选书的逻辑和结构。
从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到战略、营销管理、金融学、博弈论以及中国商业史、创新、个人习惯。
在「刘润读书会」的账号里,他也经常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收获。
今天一起看看刘润经常在用的5个阅读方法,供你参考。
1、多本书一起读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逐字看这个作者写了什么,而是获取知识。
书只是知识的载体,它不是知识本身。
对大部分书来说,用20%的时间就可以获取其中80%的干货。
其次,绝大部分书没有你想的那么神圣,没有一个作者是神一般的人,没有一本书的每句话都是箴言。
不要把书当成宗教典籍来读,作者也是凡人,也会严重局限于他的经验、他的视野。
读书的一个重要心法就是对书祛魅,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能获取到的知识最大化。
2、先看目录和自序
一本书哪个部分最难写?目录最难写。
写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时,是没有目录这个概念的,甚至可以想到哪写到哪。
但写一本20万字的书时,结构化就是重中之重。
你要表达什么观点,论证什么问题,有哪些论据,逻辑链条是什么,这些都要通过目录去呈现。
理不顺目录,别说读者读着头晕,连作者都能把自己写自闭。
目录其实是一张迷宫的地图,而自序是这张地图的说明书。
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都会在自序和目录中全部告诉你。
读懂了自序和目录,就是快速学习了整本书最核心的大逻辑。
甚至读完目录后,你都不需要按顺序阅读,可以直接跳到你感兴趣的章节,带着问题去读书,有看不明白的再回到前面溯源。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知识的获取效率。
3、多划线、电子化笔记
做笔记的意义是什么?
做笔记是为了增援未来的自己,为了让未来的自己在遇到某项问题时,能依据过往的笔记找到解决问题的某个想法、线索或者依据。
如今大部分的电子书软件都提供笔记功能,可以直接在电子书里划线记录想法,通常还可以直接同步到笔记管理软件。
对于纸质书,也有很多专门做笔记用的文字录入扫描笔,遇到想记录的内容,一扫就能自动同步进软件,还可以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想法。
电子化的好处是可搜索。
电子化后,只要搜索关键词,过往所有相关的知识都会显示出来。
至于用什么工具都不重要,关键是可搜索。
多画线,多做电子化笔记,不要辜负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
4、多看书评
如今,在豆瓣、当当、得到等各种平台,你都能看到大量的高水平的书评。
如果说自序是作者对书的评价与思考,那书评就是读者的理解和输出。
每个人的经历和理解方式都不同,同一本书,借鉴不同的观点,你就能更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书中的知识。
同时,其他读者也会根据他们自己的过往经历,补充相关案例,打破你视野的局限性。
甚至对于大部分听听就行,不必精读的书,书评可以起到代替读书的作用。
运用自序加目录,加几篇书评,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获取整本书最精华的80%内容。
5、读作者
买书不是买印刷的纸张,是买一位优秀作者的知识积累和思考方式。
对于有系统知识体系的作者,一本书无法表述他的完整思想。
所以一旦发现了一位好作者,你就应该找来他所有的书去读。
同时,这些作者在书里还会分享对他们成长非常有帮助的人和书。
这样就像是通过一位优秀的作者认知了一大片网络,优秀的作者值得我们追随。
其实刘润分享的5个读书方法都不复杂,也很实用。
重要的是实践起来,读起来,写起来!
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