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一个个方块字里,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每个字的创造,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意义。近日,在欣赏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千古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时,对"豕"字的读音产生了好奇。念tún就错啦,那么"豕"到底该如何读,有何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探寻其中奥秘。
一、"豕"字的意思本义指猪。
《说文解字》中说:"豕,彘也。象形。"意思是说,"豕"字本义就是指代猪这种动物,是个象形字。古人认为猪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所以"家有千金,不如猪"之类的谚语流传至今。
引申为贪婪、恶贯满盈之人。
《诗经·小雅·四牡》中有云:"谁能执徐?付与草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这里的"徐"就是指代贪官污吏,引申为坏人的意思。东汉学者郑玄注释道:"恶人谓之徐,徐,豕也。"
形容词,指难看、丑陋。
宋代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予尝跃而上,三四登,以手抉石窦,尺许,倚而息之。下视大豕腹,为登涉者龌龊。"这里用"豕腹"来形容石洞狭窄难看,由具体到抽象,生动形象。
二、"豕"字的典故猪突猛进
"猪突猛进"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是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原文是:"豕突,本谓彘冲锋陷坚,引伸为贪婪小人,一得志则蚁穴坏堤,飞扬跋扈之状。"比喻贪婪愚蠢之徒一朝得势就气焰嚣张,为祸一方。
割肉喂豕
"割肉喂豕"出自《汉书·邹阳传》,原文是:"吾欲衣之以文绣,食之以梁肉,又恐其易遗也,是割吾肉以喂豕也。"大意是说自己想让儿子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又怕儿子不学无术,这样岂不是割自己的肉去喂猪吗?比喻养出来的后人不成器,劳而无功。
三、"豕"字的书写演变甲骨文的"豕",上部是猪头,下部是猪腿,整体酷似一头猪。金文承袭甲骨文,形体变得更为饱满,已与今天的楷书字形相差无几。小篆"豕"字则略显僵化,但特征依旧明显。隶书将小篆的笔画变得更为简练,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字体。楷书"豕"字则更显方正工整,一笔一划都透着典雅秀丽之感。
四、名句赏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是杜甫的千古名句。诗人笔锋一转,将镶金朱户门内的腐臭酒肉与路边冻死骨的悲惨景象并列,豕的贪婪成了富豪阶层的代名词,表达了诗人对两极分化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愤懑。短短两句诗包含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唏嘘不已。
五、豕,到底怎么读?正确读音:shǐ
部首:豕
结构:独体字
六、结语一个"豕"字,看似不起眼,却包含了先民的智慧结晶。作为猪的本义,它代表着富贵吉祥;引申为恶人,它揭示世态炎凉;形容难看丑陋之物,它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更值得玩味的是,生肖属猪的朋友大多心地善良,憨厚可掬,这又与"豕"的贬义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愿每个善良的灵魂都能在漫漫红尘中找到心灵的宁静,活得洒脱快意。 优于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生活的智慧大抵如此,望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