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系心中
真正的朋友,是系于心中,安危于共的。
744年,李白在长安遇见了杜甫,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见面了,而杜甫也因多有写李白的诗,被后世称为“李白最大的粉丝”。
虽然相差十一岁,但相见恨晚,两人平等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745年,两人同游东鲁后,杜甫返回长安追求政治理想,李白在沙丘城惦念着朋友,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率性成诗,借景抒情,把朋友离开后的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美酒无味、欢歌无情。“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可见朋友在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739年,王昌龄从岭南返京途中,在岳阳与李白相识,二人结为朋友。
748年,在江宁丞任上,王昌龄被贬为湖南龙标县尉。此时李白正居于扬州,听闻朋友被贬,十分心痛。想到好友此去山多路远、凶多吉少,就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同时也送上对朋友的鼓励:就是无论你在何地,我的心始终与你在一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而最令人叫绝的,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膜拜。
727年—736年,李白居于安陆时结识了孟浩然。孟知识渊博,善词章,富文采,且不钻营苟且,这让年轻的李白十分的崇拜,他用我们现在都感觉辣眼的“爱”字表达了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个“爱”字贯穿全篇,把孟浩然潇洒自在的风度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描写的淋漓尽致,两人深厚的感情跃然纸上。
- 别离间见深情
真正的朋友,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深情。
755年,李白居于秋浦,应汪伦之邀来到泾县桃花潭。汪伦在写给李白的邀请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到到来后,汪伦盛情款待,并与之同饮,然而李白并没有看到“十里楼花”和“万家酒店”,正纳闷间,汪伦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并不恼怒,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
在居住数日后,李白欲乘舟返回,在船就要起航时,忽听见岸上传来送别的歌声,并伴以拍手踏脚声,原来是汪伦为其踏歌送行。李白深为感动,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诗中,李白直呼对方的姓名,率真而为,也让我们看到了两人间亲密无间的友情。
李白游历楚地时,与宋之悌交好。宋之悌是宋之问的弟弟,曾任剑南节度使、太原尹。
755年,宋之悌被贬交趾朱鸢(今越南境内),李白在江夏接待了路过的宋之悌。此时的宋已是垂暮之年,眼看白发苍苍的朋友蒙冤被贬千里之外,自己却爱莫能助。一杯告别的酒刚刚饮尽,就听见远处传来猿猴的哀号声,李白不禁悲从中来,含泪吟成了《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我们所知的李白生性豁达,豪迈乐观,傲岸不羁。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都能从容面对。然而这次,他却落泪了。
这落泪,是替朋友鸣不平而落泪;这落泪,是为朋友担心而落泪;这落泪,更是因真挚的友情而落泪。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这就是李白的交友之道。他用自己的行动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为后人交友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作者:杜朝辉,山东潍坊人,中学教师,古诗词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