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的身世的确令人感叹,他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两年后便病逝了,时年仅三十四岁。
《杂感》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是因自己身世飘零凄苦,虽然很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仕途不顺,6次乡试不中,对一个自诩有才的人来说确实打击很大,于是怒极而笑,自嘲自己百无一用。黄景仁年少就已成名,9岁有诗名,16岁在三千人中取得童子试第一名,是“乾隆六十年第一人”,这样的人都不能取得功名,不由得便发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悲叹。
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讽的话,也算是一时气话,但也表现了古代读书人生活的窘境和求取功名的艰难。陆游也曾说自己“此身合是诗人未”,苏东坡亦痛感“人生识字忧患始” ,杜甫更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他宁愿为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当今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伟大时代,我们要抱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让“莫因诗卷愁成谶”、“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益于社会的人。
当然,即便是在穷困潦倒的境界里,黄景仁依然不失文人的孤傲与清高,以“春鸟秋虫自作声”聊以自慰。最后,笔者填词一首,以表达对这位古代失意文人的纪念。
【渔歌子】千古一叹黄景仁
南郭居士
谁将残卷付长秋,醉与痴心共东流。歇余恨,饮多愁。百无一用叹未休。
漫作佳篇重山丘,悄立危栏望西楼。弄清影,写从头。且掷奇句万古留。
*渔歌子词谱:中中中中仄中平(韵)。中中平中仄中平 (韵) 。中中仄、仄平平(韵)。中中中中仄中平(韵)。